我國醫療改革己經進入了攻堅階段,醫療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大力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加強基層醫療單位的能力建設,不斷縮小城鄉、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的差距。由于傳統醫療服務己經無法適應人們對醫療服務的基本要求,它在發揮其“六位一體”的功能時限制,所以導致居民會舍近求遠的到大醫院進行救治。
而物聯網這一技術的出現及其在醫療服務中的應用會給醫療服務的狀況帶來大的改善,應用最新的物聯網技術于醫療服務中心,可以縮短醫院與大醫院的信息鴻溝。智能醫療服務通過RFID感知技術的應用,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遠程病情監測等應用,可以避免病人奔波、避免醫生重復檢查、詢問病史;方便行動不便、家庭無人照料等特殊病人;降低病人費用,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不久的將來將物聯網技術在全國醫療服務的普及是醫療服務和我國醫改的必要途徑。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于傳統的醫療服務是個挑戰,同時也將會給醫療服務帶來巨大的改善和變化。相對于傳統的醫療服務,智能醫療服務的優勢可有從服務對象和作用兩方面來說。
電子病歷,又稱基于計算機的病案系統,是醫院信息系統HIS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醫院信息化的關鍵。相對于HIS,智慧醫院的核心在于診療的移動化和無線化,所以需把互聯網平臺下的HIS電子病歷系統移植到物聯網平臺,即實現基于RFID和WSN技術、運行在手持無線終端設備(如PDA)上的嵌入式移動電子病歷系統,這是智慧醫院成功實施的關鍵,也是智慧醫院的核心內容。
電子病歷其主要功能有:病人身份信息(包括病人全名、性別、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社??ㄌ柣蛏矸葑C號、照片)的標識和管理,病人基本生理信息(如血型,是否有糖尿病、癲癰病和高血壓等病史,藥物過敏情況等)的存儲,門診網上自主掛號及就診編號的自動排定,門診醫生對診療信息(門診病歷)的輸入與存儲,醫護人員對住院病人病歷的讀出和修改以及醫生電子醫囑的輸入、存儲和修改(可實現醫生移動查房),臨床護理中護士對電子醫囑的查詢與病人用藥的記錄(可實現護士移動護理),醫藥費的電子結算與支付(通過醫?;蜚y聯),病人的跟蹤定位以及相關門禁管理(以保障醫院公共設施和儀器設備的安全)等。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面對新醫改的改革要求,對醫療機構來說,必須做好管理、運行、投入、價格、監管、科技和人才、信息系統、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系統工作。而高效執行,就一定要靠現代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比如物聯網技術。智能醫療服務管理是在物聯網化基礎上,對高低值醫療耗材管理、固定資產、行政物資管理、人員管理、供應室管理、被服洗滌管理等醫藥物聯網協同的發展方向。但在未來的發展中,為適應新醫改形勢,還需進一步實現醫院管理的精細化,使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和物聯網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