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應用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撐。在物聯網中存在著大量的傳感網絡,這些傳感網節點需要借助互聯網進行通信連接,互聯網為物聯網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載體和傳輸媒介,所以物聯網的互聯網特征非常明顯。同時,在物聯網實現物物相連的過程中通常要借助大量的傳感器,這些傳感節點被放置在不同位置,用于實時收集不同區域的物理信息,然后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再通過互聯網傳輸到后臺數據庫。這些數據通常是雜亂的,需要對數據進行識別處理,因此,物聯網具有很強的識別與通信特征。
目前,中國健康管理行業有著可觀的市場潛力,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技術促進,人們可以依托各類健康醫療產品實現健康檔案的管理,并實時測量身體各項體征和指標,自我診斷并通過網絡進行尋醫問藥,享受個性化全方位的健康服務。而物聯網健康管理服務的突破最為重要的一點是,GPS定位技術的普及。因此,智能醫療中定位系統的應用主要和電子標簽和智能硬件相關聯,定位技術能夠保證將患者的實時位置發送給醫療機構的數據平臺,在患者出現緊急狀況突發疾病時,讓醫生及時到達患者身邊方便就醫。GPS定位技術針對人群為特殊群體,如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異常患者,方便他們在疾病突發或者走失時能夠通過手中的智能設備迅速獲取相關協助,這樣避免了風險。
另外,醫院作為醫療資源的主要集中環境,需要隨時了解醫療器械和醫護人員的信息變化,否則可能影響醫療服務的進度。因此醫院也需要通過先進的定位系統去完成動態信息的管理,提高診斷用藥、急救防御的效率。醫院在每個區域安裝定位系統,然后和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電子標簽相連接,方便對醫護人員進行實時調動,也能夠讓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監控,患者臨時外出出現緊急情況可以進行簡單的操作為急救中心提供位置信息,快速識別定位以便治療。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自誕生之日起,就帶著很強的智能化特征。物聯網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從物理信息的采集到信息的轉化都在物聯網的范圍之內。物聯網技術中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融合技術和智能技術是現今應用最為廣泛的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在信息采集端的巨大優勢,對于生產制造型企業在優化信息采集流程、提高生產流程的監控力度、優化生產作業流程等方面帶來了希望。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方面的應用相當廣泛,從遙距病人數據分析、鼓勵自我身體狀況監察,以至監測癌癥病征等。物聯網技術除了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素質,亦令人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加強預防疾病的認知,減低患病風險,從而減輕醫療機構的負擔。
其實除了醫療,物聯網技術更可應用在水質監控、農業及蓄牧業、氣候及環境監測、天然資源管理等與我們健康及生活息息相關的范疇上。思科預測在2020年前,全球將會有500億互聯物件,而在2025年前更會增長至5000億。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物聯網技術應用到不同層面上,見證科技為我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