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商標糾紛了,每天都有在發生的,當然企業對于這種行為也是很頭疼,但是就是止不住這種行為的發生,一旦發現就要積極的維護,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中國鐵建參與建設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鐵路建設項目,承建了國內主要的跨江、跨河和跨海大橋,以及國內幾乎所有的標志性隧道,包括穿越長江、黃河及海底隧道等。中國鐵建還承建了海外工程項目,可以說中國鐵建這塊招牌現已享譽全球。
2004年4月7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在第37類“建筑”等服務上申請了第4002282號“中國鐵建及圖”商標,目前仍處于有效狀態,專用權期限至2023年12月13日。經過長期廣泛宣傳使用,上述商標在建筑行業領域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2014年5月21日,中鐵國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國建)成立,同年6月18日,中鐵國建在第42類上首次申請注冊了“中鐵國建及圖”商標,目前該商標還“在撤銷/無效宣告審查”中。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中鐵國建隨后又申請注冊了4件“中鐵國建”有關商標,指定使用在多個類別上,目前商標申請均被駁回,商標已無效。
值得在意的是,中鐵國建還對外投資成立了“中鐵國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以“中鐵國建”為字號的公司,從“中鐵”一局注冊到“中鐵”十局、“中鐵”三十三局也在申請名單上,且這些公司絕大多數注冊資本均上億。
因此,中國鐵建遂以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中鐵國建訴至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索賠300萬元。法院作出判決:被告行為足以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已構成商標侵權,同時被告行為有攀附中國鐵建公司的故意,已違反誠實守信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
因此判決被告更改企業名稱、刪除涉案文章,停止侵害原告商標專用權,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和維權費用共計505000元。
此外,中國鐵建還曾起訴一家名為中鐵國建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現已更名),案由為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對原告主張被告已實施了商標侵權行為的訴訟理由不予支持。但結合在案證據,酌情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等共計105萬元。
所以作為國有企業,中國鐵建的商標是不容侵犯的,不管是中小企業,商標也是同樣有法律保護的,都是不能夠侵權的,一旦發現都是要進行維權處理,侵權者會受到一定懲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