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靠贛江,環抱青山湖、艾溪湖、瑤湖,“一江相鄰,三湖相間”的南昌高新區,作為我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吸引了美國微軟、瑞士ABB等世界500強企業,共有1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興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最近,《南昌高新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規劃》在北京順利通過國家環保部主持的專家論證。這標志著南昌高新區成為中部首家被批準建設國家級生態工業園的國家級高新區。
經濟總量連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長
自2003年以來,南昌高新區經濟總量連續多年以超過40%的速度增長。2003年全區工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用了12年的時間;到2005年達到200億元,用了2年的時間;到2006年突破300億元,只用了1年的時間。兩年后的2008年,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雙雙突破500億元。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南昌高新區內絕大多數企業不等不靠,采取積極應對措施:一是苦練內功,加強成本管理,不囤積原材料,不盲目投資,加緊回收貨款,降低運營風險;二是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和低成本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力度,通過創新技術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尤其是國內市場的開拓,變外銷為內銷;四是尋求政府幫助,拓寬融資渠道。今年一季度,全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8.5%;實際利用外資7147萬美元,同比增長25.3%;出口創匯完成6881萬美元,同比增長1.36%。南昌高新區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注重“三個突出”,“擇商選資”實現新突破
近年來,美國微軟公司、瑞士ABB公司和國內的中興通訊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南昌高新區。截至目前,全區外商投資企業達250余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超過240億元。
在“擇商選資”中,南昌高新區注重“三個突出”:一是突出產業鏈招商。重點打造光伏產業鏈、手機制造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軟件及軟件服務外包產業鏈和以高端汽車電子為特色的汽車產業集群;二是突出大項目招商。抓好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戰略性項目,抓好代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的前導性項目,圍繞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200強企業進行重點招商;三是突出投入產出招商。在項目談判過程中,看重產業背景,注重項目質量,堅持集約用地。如今,南昌高新區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產業、新材料、醫藥等四大產業集群,產值占全區經濟總量的87%以上,開放型經濟不斷實現新突破。
生態工業實現環境、經濟共同進步
在“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思路指引下,南昌高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將生態工業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發展之中。在建設國家級生態工業園過程中,南昌高新區充分整合清潔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等優勢,不僅合理利用資源,充分保護環境,而且實現了區域內工業體系與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帶來了環境、經濟的共同進步。
泰豪科技研制的雙熱源完全余熱回收技術使熱回收率達到98%;大族電源研發三維變壓器,比同類傳統產品節能30%;江中集團大廈的制冷工程,引地下水作為空調冷凝器用水,一年四季循環往復使用,為企業節約用水、用電。目前,南昌高新區的企業生產、取暖、供熱均使用油、電等清潔燃料,園區內沒有一根煙囪,沒有一臺燒煤鍋爐。同時,南昌高新區依托“一江相鄰、三湖相間”的獨特生態優勢,正在傾力打造占地2500畝的艾溪湖濕地公園,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濕地生態特征和自然風貌,做到一年四季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使其成為人的樂園、鳥的天堂。
如今,南昌高新區正以建設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為契機,實現高新區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