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具有推動軟件服務業發展的多項有利條件,目前國家正積極擴展軟件服務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是記者從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獲得的信息。
第十三屆“軟博會”于11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趙小凡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軟件服務業的發展有幾個特點:一是我國軟件服務產業持續快速增長,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二是軟件出口逐年增長,軟件服務外包蓬勃發展。軟件服務外包出口群體正在形成,外包層次不斷提升。三是企業實力增強,產業聚集效應明顯。目前全國收入過億元的軟件企業已有900多家,50億元的企業已有6家。四是軟件技術創新和產品產業化不斷取得突破,尤其在電力、電信、財務、民族文字處理等領域,國產軟件已占主導地位,國家在基礎軟件和重點的應用軟件應用方面會有新的政策出臺。
趙小凡表示,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中,我國軟件服務業仍保持較快增長,預計至少在2020年之前我國軟件服務業將一直是產值增加最快的行業,最后有可能在2020年成為我國排在前一兩位的大行業。
趙小凡說,當前我國具有推動軟件服務業發展的多項有利條件。一是發展環境好。國家一直給予軟件服務業相當優惠的發展政策;工信部及內設軟件服務業司正全力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各地方日益重視軟件服務業,紛紛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二是需求旺盛。經濟社會對軟件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給產業發展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三是人力資源豐富。2008年,我國軟件服務業從業人員已達180萬,每年高校相關專業畢業生超過60萬。這些有利條件將繼續推動我國軟件服務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和產業快速發展。
據悉,為大力發展軟件服務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信部已制定了積極擴展軟件服務業的工作方案。其重點包括營造政策環境,加大協調力度,鼓勵軟件企業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延續實施,全力推動制訂扶持力度更大的鼓勵軟件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將軟件服務業關鍵和薄弱領域納入產業結構調整目錄;引導支持央企、國企對軟件服務業的投入,支持傳統產業將內設軟件和服務機構剝離,組建專業化軟件服務企業;推動基礎軟件企業整合重組,形成若干家基礎軟件骨干企業等。(周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