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有著“畜牧產業”大國之稱,各大企業不斷擴大畜牧行業,但是在發展畜牧業的同時,也避免不了面臨生產管理水平低,環境遭受污染、資源過于分散等問題。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發展,企業借助物聯網卡與物聯網技術,運用在畜牧產業領域中,實現畜牧業轉型升級,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物聯網技術的出現,讓規模化養殖變得不難管理,通過傳感器、電子耳標、項圈等設備,圍繞設施化畜禽養殖場生產和管理環節,實時在線采集養殖場環境信息(CO2、NH3、H2S、溫度、濕度、粉塵、光照等),同時集成改造現有的養殖場環境控制設備、飼料投喂控制設備等,養殖管理者可以通過養殖場監控中心,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場環境信息和畜禽個體體征信息,并可以根據監測結果,自動遠程控制相應設備,實現畜禽養殖場的智能生產與科學管理,最終達到健康養殖的目標。
一、飼養管理 環境控制
在畜舍安裝智能傳感器,在線采集二氧化碳、氨氣、硫化氫、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強度、風速及視頻等,通過有線或無線傳送到飼養員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場環境信息,并可以根據監測結果,遠程控制相應設備自動開窗換氣、噴淋降溫、調整光照等,實現管理自動化、健康養殖、節能降耗的目標。如江蘇宜興、湖南嘉禾等地智能化豬場、湖北黃陂100萬只智能化蛋雞場,實現養殖場內環境自動檢測、傳輸、接收、自動調控。
二、精細飼養
規模養殖場圈舍建設和飼養機械設備等可為精細飼養提供條件,依托物聯網計算機技術,自動化定量喂養,現在已經在我國應用。當牛通過擠奶道時自動記錄耳號、體重、生理狀況數據,傳送到計算機系統,分析計算該牛最佳采食量,指揮喂食機自動配給飼料和統計。如寧夏銀川奧特信息公司飼喂監控系統針對不同牛群設定配方,查詢每次飼喂的時間、裝料點裝載量、卸載牛圈以及卸載量等詳細信息,已在陜甘寧等70余個牛場使用。
三、智能管理
除對養殖場環境監控自動調整溫度、光照、通風等外,智能養殖場還能實現智能喂養:供水配食可按時間,編成流程,智能主機按時間節點或探測器反饋信息,定時定量的配給食物。智能糞便收集:當糞便跌落到架空的平臺達到一定數量時,智能主機能通知清掃設備,把糞便收集起來。智能清洗:清洗裝置能夠定時啟動清洗,避免細菌感染。因此,使用新型的智能養殖,不僅可以坐在辦公室實現飼養管理,還可節省勞力,節能減排,如北京市大興區奧天農場年出欄2萬多頭,每年可節水5萬噸。
四、視頻監控
通過安裝視頻監控,可以現場了解當前和一個時期的聲像數據,了解場內的家畜活動、飼養員的工作情況。場內設置門磁、人體感應器、紅外雙鑒探測器、紅外對射、聲光報警器、前端探測器等,能對非法人員入場提醒后通過報警主機給場主電話或發信息,對場外人員入境監控,提高牧場安全等級。
畜牧養殖移動物聯卡能實時在線采集養殖場各項信息,養殖人員將實現養殖場智能生產與智能管理,節省大量勞動力、降低更多節能消耗、促進健康養殖等目標。通過畜牧養殖移動物聯卡的實時監控,可以阻止非法入侵人員,及時接收養殖場的一切活動和養殖人員的工作流程,企業將移動物聯卡運用在畜牧產業中,更能迅速發展畜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