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商務委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9家全市首批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正式授牌,為重慶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儲備和城市產業發展增添助力。
本次的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將從7月起,開展服務貿易(外包)相關培訓,重點開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知識流程外包、文化、通訊、信息、金融、咨詢、中醫藥、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貿易業務與技能培訓。基地建設的目標為:基地從培訓模式、課程設置、教材開發、師資建設、培訓裝備和能力評價等方面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服務外包培訓課程,每年完成服務外包相關專業200人以上的培訓。
同時,市商務委每年將對基地的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課時、培訓效果等進行評估,對年度評估不合格的培訓基地,當年度不享受相關政策支持,并責令限期整改。連續兩年評估不合格的,取消其培訓基地稱號。
開設這一培訓班,與重慶發展服務貿易關系明顯。服務貿易,尤其是其中的服務外包以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引就業能力強、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成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引擎。
但服務貿易是一個以人才集聚為中心的“智慧”型產業,隨著我市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人才卻逐漸呈現出數量、質量、結構與企業需求不匹配的情況,諸如人才短缺、結構不合理、人才能力較弱、人才流失嚴重、人才供給不通暢等等問題越來越嚴重,人才缺口已成為制約該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成為制約我市服務貿易發展的瓶頸。
為完善我市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養體系,解決困擾服務貿易(外包)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重慶開展了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創建活動。同時,
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建設,也是黨史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級層面3大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商務部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綜合評價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
今年6月,重慶印發《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開展重慶市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申報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基地申報工作。全市各區縣積極組織、認真篩選,共收到重慶兩江新區安道服務外包軟件職業培訓學校、西南大學、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等18家單位的申報材料。
6月24日,市商務委組織5位服務貿易專家對18家申報單位進行了現場評審,針對各單位的辦學資質、誠信記錄、培訓內容與服務外包相關性、辦學條件(硬件、軟件、師資)、培訓水平(培訓人數、與企業合作情況)、就業情況、評優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綜合打分。根據評分結果,選取了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等排位靠前的9家單位作為我市首批服務貿易(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并予以網上公示
本次確定為基地的9家單位中,重慶市足下軟件職業培訓學院、重慶渝中東方教育培訓學校、重慶兩江新區安道服務外包軟件職業培訓學校、重慶高新區中軟軟件職業培訓學校主要開展計算機類培訓,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要開展云計算大數據類培訓,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重慶市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西南大學(商貿學院)主要開展商務服務、業務運營服務類培訓,重慶市嘉禾職業培訓學校主要開展文創類培訓。9家單位2020年共計培訓服務貿易人才超過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