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團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交易額規模至少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而且到這一規模時仍然能夠保持40%以上的增長。
在幾天前的美團管理論壇上,美團創始人王興(微博)提出了一個相當瘋狂的目標:要把美團打造成一家超過10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那么,要做到1000億美元的市值,美團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首先收入規模需要達到50~66億美元,交易額規模至少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傭金率為3%、市銷率為20倍時),而且到這一規模時仍然能夠保持40%以上的增長。
這暗含著15~20倍的市銷率,2.5~3%的交易傭金率,這大約相當于目前市場給予阿里巴巴的估值水平,以及阿里巴巴和百度這兩家主要靠廣告或類廣告收入的公司的平均客戶交易轉化成本水平。
去年美團的交易額是460億元(74億美元),同比增長180%,營收19億元(3億美元)。考慮到市場仍將面臨劇烈的競爭,傭金率水平估計會繼續下降,當市場成熟時,其傭金水平應該和實物商品市場會處于同一水平。
按照美團官方的計劃,今年的交易額目標是1300億元,到2020年前達到1萬億元。也就是說,王興希望到2020年前,美團不僅實現上市,而且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如果實現,屆時美團將有機會躋身中國市值前五大的互聯網公司行列。尹生之前曾經給美團估值70億美元,這一水平與不久前美團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的估值水平接近。
但要做到這一規模,美團需要滿足第二個條件:它必須確保公司在全國化的過程中管理的有效性,通過不時的對市場競爭做出反應的強有力的戰略方向,以及建立起強大的平臺基礎架構。
說得更具體點,如果它能成功做到1萬億元的規模,那么必然是通過平臺來做生意,而不是依靠目前的自主交易模式。它還必須在促進整個本地生活服務的生產力方面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因為商家和用戶都是流動的,而且未來會呈現多個平臺競爭的局面,這將加劇流動趨勢,最后的贏家注定是那個對產業的價值貢獻最大者。
尹生認為,未來占主導地位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不會是運營主導的公司,而是技術主導的公司,在這方面會比在阿里巴巴所處的實物交易領域更加明顯,因為在這個領域供需將更加碎片化,場景化,且更重時效,這些只有靠技術來解決。
換句話說,到了目前階段,也許不時對美團的技術投資與執行,以及平臺架構的建設進度進行審核,對評估其價值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考慮未來圍繞數據的競爭將非常激烈,也許它需要在類似地圖這樣的環節建立更加明確的戰略(無論是自主投資還是戰略合作),畢竟每個與吃喝玩樂有關的交易行為,都發生在地圖上的某個熱點上,而對于一家市值上千億美元的公司,這些潛在的不確定性是必須要予以有效管理的。
最后的一個條件,是用戶使用習慣的開發與再開發。
因為交易的發生具有的“碎片化,場景化,且更重時效”的特點,要建立流暢的使用體驗,就必須與用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將成為開發衍生商業價值的前提。本地生活服務作為一種商業機會的最大誘惑,是當用戶在吃喝玩樂時首先想到你時,你就可以借機重塑整個互聯網商業生態。
相比京東在同樣規模時,要做到1000億美元市值所面臨的難度,美團的難度可能更高一些,因為京東的商業模式很早就已經非常明確,它所要做的是執行比競爭對手強,而美團則不同,到底哪種模式更適合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目前沒有成功的先例,仍需要包括美團在內的先行者在不停探索中進化,而進化是一個需要高度警惕、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