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智聯招聘 (紐交所:ZPIN)在特別股東大會上頒布頒發,股東已表決通過智聯招聘、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母公司)、Zebra Mergerco,Ltd.(合并公司)所簽署的并于2017年4月6日公布的合并協議與方案(以下簡稱“合并協議”)。,合并交易完成后,智聯招聘將成為私有公司,其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也將全部停止交易并退市。智聯招聘最大股東SEEK International,以及高瓴本錢、方源本錢合稱的買方團提出以每股18.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全部智聯招聘已發行流通股。
大多數中概股公司面臨“估值遍及偏低、流通性偏弱、融資受阻、遭到惡意做空”等困境,顯而易見的是,智聯招聘上市后各項指標均表示良好,作為人力資源辦事行業的領先者,辦事企業數和注冊用戶數量穩居行業第一,在上市之后也連續8個季度在營收都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而這樣的成績卻未能很好的反饋到美股市場的估值上,今天的急流勇退顯然是個明智之舉。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招聘市場規模已達46.1億元,2022年將突破百億,實現翻倍,而做出退市決定的智聯招聘,將會在未來飾演怎樣的角色,值得進行評估。
美國市場低估中概股已是遍及現象
事實上,美國市場對于科技中概股長期以來一直有著極為謹慎的態度,很少給出慷慨的估值,,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同行中國公司,不能與美國科技公司在業務模式上有著完全的匹配。
以典型的阿里巴巴為例,其在2014年赴美上市之后,雖然其財報連結著強勁勢頭,但是股價卻屢屢發生過山車,而直到比來階段才一點點獲得了美國投資者的信心,開始穩步增長,市值超過亞馬遜也終于成為大概率事件。
但其他電商公司就沒有這么幸運,例如唯品會雖然同樣有著年年增長的標致財報,但是美國市場就是不肯意給出慷慨估值,而其他電商公司也只能活在阿里的暗影下殘喘。
整個招聘行業,同樣沒有獲得美國市場的青睞,依然整體處于被不雅觀望階段,即使智聯招聘從上市至今,交出了平均每季度接近20%不變增長的標致財報,例如比來的Q2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5.08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4.4%,但是卻對其股價并沒有帶來太大影響。
反而是那些長期在中國投資市場摸爬滾打的投資機構,卻更能夠清楚的看到其中的價值,此次SEEK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高瓴本錢以及方源本錢等等,全面支持其私有化戰略,并給出18.2美元的估值協助其強勢退市,信任其未來的反彈空間。
不過,另一個看點在于智聯招聘在退市之后的下一輪動作,將會打開全新的增長空間,這也才是各方本錢愿意冒險押注其退市的根來源根基因。
招聘市場下一個戰場在于大數據
當前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已經告一段落,各行業的江山格局短期內也不會發生太大變數,不過差別的是,目前各行業也都在進入全新的大數據發作階段,而數據對于招聘行業來說,尤為重要。
未來的大數據價值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為整個行業帶來全面的增長,而這也是智聯招聘所押注的標的目的。
1)人力資源數據進入質變階段,價值有待挖掘
智聯招聘此前主要的收入在于傳統廣告,這也正是由于招聘行業發展早期,各方數據不夠,而企業如果想要盡快吸引優秀人才,那么最為有效的方法則是廣告。
但現在的互聯網招聘行業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時間,擁有著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記錄著求職者們從實習生成長為辦理人員的全部數據。
也就是說智聯招聘擁有的不但僅只是求職者的一份份簡歷,更擁有著求職者的全面綜合畫像數據,而這些數據的價值在此前一直處于量變階段,但現在已達到質變階段。
憑借其擁有1.4億職場用戶,實時動態行為數據,以及企業的職位需求數據,智聯招聘于本年7月發布的“企業智贏計劃”,徹底取消了企業的職業發布費,并轉向以大數據精準保舉的效果付費。
這也意味著其將放棄高額的廣告收入,而將贏利模式全部押注于大數據的精準匹配,也可以算是一場豪賭。
2)新求職者單位價值越來越大,平臺轉型是一定選項
招聘市場是一個不停有新用戶涌入的市場,因此每一個進入招聘平臺的用戶,其各種數據行為的增加,其數據價值也就越大。
在過去的一年中,智聯招聘平臺共產生11億人次主動求職,6億次企業主動招聘,而智聯通過即時通信內核的支持來促進線上匹配,為5600萬人撮合了面試機會,且每年的數據都在翻倍增長。智聯招聘針對求職者和用人企業建立了多維度的數據標簽。通過求職者用戶畫像和雇主畫像等信息建立了龐大的人力資源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