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萬眾矚目的孫樸大戰第一回合卻以日本人萩野公介的獲勝而告終,讓孫楊“挑釁廣告”事件再次被翻出來。不少網友調侃:“孫楊贏了樸泰桓,卻輸了世界”。
仁川亞運會上,體育營銷比金牌之爭更加激烈和復雜。中國企業全線出擊,從贊助到廣告,從傳統媒體到社交網絡平臺,都試圖借大賽實現突破。然而,一些營銷手段由于缺乏正確的定位和策劃,顯得有些用力過猛。
相比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對金牌的爭奪,在大型賽事上的體育營銷無疑更加激烈和復雜。是否有企業能夠在這場更加復雜、更加持久的戰爭中勝出,成為中國的耐克和阿迪達斯?這留給中國體育又一大課題。
“八仙過海”來仁川 孫楊遮標藏玄機
仁川亞運會遭遇,種種冷清,而中國企業卻已經成為了韓國人的“金主”。開幕式上,李英愛點燃火炬穿的就是中國品牌,首金獲得者運動服上和頒獎服上照片遍布亞洲各大報紙的頭版,中國品牌也再次成為焦點。
體育裝備企業361正在試圖利用推進國際化戰略。在仁川,361度成為了贊助1500萬美元以上的“聲望伙伴”,是該等級贊助商中唯一的非韓國品牌。開幕式上李英愛點火時的著裝,乃至于引起不小爭議的孫楊廣告——他們在仁川亞運會上可謂主動出擊,尋求曝光的最大化。不過,身為361代言人的孫楊在抵達仁川時,曾遮蓋了代表團制服胸前的安踏商標,此舉引來爭議。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濤介紹,安踏為所有中國代表團成員提供領獎和生活裝備。此外,安踏還簽約了舉摔柔、體操、冬季、水上、拳跆五大運動管理中心共計24支國家隊。
新媒體成營銷新寵
本屆亞運會,不少企業都加大了新媒體的營銷力度。與門戶網站合作、在APP投放廣告,都成為了體育營銷的新陣地。
“我們的數字部分已經超過了電視和平面媒體,這是一個新的營銷的結構。”安踏數字營銷總經理李灝說。
仁川亞運會期間,安踏、李寧和361無不把微博和微信公共平臺作為重要陣地,每日都會根據亞運會的實時戰況推送新聞、廣告類資訊,以實現營銷效果的最大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擺脫類似“轉發抽獎”的簡單產品促銷手段,而是更多利用事件和情感營銷,使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李灝介紹說,他們將利用中國選手領獎必穿安踏這樣一點,主要在移動平臺上,通過對重點運動員及重點運動成績這樣的突發事件性營銷,通過高效率、有重點、快速反應地傳播亞運會整體和熱點,來傳播自身品牌。
倫敦奧運會上,耐克大獲成功的事件營銷,正是通過社交網絡放大傳播效果,輕松穿越國界。
事件營銷要文采更要格調
在國家出臺政策鼓勵體育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未來大型體育賽事上中國品牌將更頻繁地亮相。但中國品牌在體育營銷手段、傳播效果和產生效益上,與海外巨頭相比還略顯稚嫩。
孫楊廣告事件引發白巖松吐槽并呼吁撤廣告,但也有人表示這只是商家的炒作手法,反映不必過激。但無可否認,這種廣告可能帶來眼球效應,卻無法塑造一個“高大上”的品牌形象。
而在世界范圍內,巨頭們無一例外會把“價值觀”放在核心位置。近年來比較著名的案例是耐克在2012倫敦奧運會上“活出你的偉大”,其策劃文案和視覺傳達緊緊圍繞其品牌核心價值,巧妙利用一系列事件作為爆點,讓其品牌形象隨知名選手躍然紙上、深入人心。
本次仁川亞運會,也有中國企業嘗試事件營銷。但事件營銷雖是一場遭遇戰,卻需要長時間的策劃和準備,要文采,更少不了情懷和格調。這些方面,一些中國企業還有欠缺,更多停留在產品推介和廣告植入的“初級階段”。
以上就是中國商家借力孫楊樸泰桓大戰之外的暗戰進行亞運營銷的事件分析,謝謝閱讀,希望能幫到大家,請繼續關注腳本之家,我們會努力分享更多優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