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復制,就是對數據的完整拷貝,說到為什么要復制,首先能想到的是怕數據意外丟失,使得用戶蒙受損失。
當完成了數據復制之后,會發現它的優勢不止這一點,假如一臺機器宕機了,可以啟用備份在另一臺機器的數據。畢竟宕機的概率很小,閑暇時間還可以讓備份機器分擔主機器的流量壓力。除此之外,當要升級數據庫版本時,可以在不停止用戶服務的情況下優先升級備用機器,待觀測其可用穩定時再將主數據庫升級。
但是,也不能總讓DBA手動拷貝來完成復制,萬一在DBA蹲坑的時候宕機了,在蹲坑期間產生的數據由于沒有及時備份,會導致備用數據庫的數據缺失,所以還是要設計一套可以自動復制的機制。

設計復制機制
我們暫定被復制的數據庫為主庫,粘貼出來的為從庫,要實現主庫到從庫的復制,看起來非常簡單,只需一個計劃任務,定時將主庫數據文件復制一份,并傳輸到從庫所在服務器。

但畢竟定時任務不是實時的,萬一主庫在上次復制的十分鐘后發生了故障,被激活的從庫用的是最近一次復制的數據,所以會缺失十分鐘的數據,后果不堪設想。

還是要實時復制,那可以這樣,主庫將每次執行完的語句實時發給從庫,讓從庫馬上執行,就能保證兩邊數據一致了。

不太好的是,主庫是實時發送數據給從庫的,需要等從庫執行完畢才能處理下一條語句,嚴重占用了主庫的執行時間,如果從庫過多,主庫就廢了。

還得改成異步才能節省主庫的時間,可以將主庫執行完的語句存到文件里,讓從庫來取,這樣主庫就不用等待從庫了。既然是寫到文件,速度是很快的,主庫完全可以在執行前就將語句寫到文件中,達到更高的同步效率。

上述有些問題,從庫無法做到跑去主庫取數據,只能起一個線程先與主庫建立連接,并向主庫索要數據,然后主庫也起一個線程讀取文件內容,并推給從庫線程,從庫收到語句后就可以馬上執行了。

這樣效率還是很低,主庫的線程要等從庫收到語句并執行完畢才能推下一條,如果有多個從庫,主庫就要開啟多個線程長期與各個從庫保持通信,占用主庫服務器資源,不如從庫也創建個文件臨時保存主庫發來的語句,先存起來再慢慢執行,主庫壓力小了,從庫也放心。

現在從庫有了自己的文件做中繼,就不用著急了,從庫可以再起一個線程,慢慢執行中繼文件中的語句,執行完畢之后原文件沒有價值了,就可以清理掉,免得占用服務器資源。

到目前為止,最基本的復制機制就設計完了,這種由主庫到從庫的復制方式就是典型的主從架構,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演化,比如從庫有很多,主庫要為每個從庫推送數據,主庫的壓力會隨之增大,又因為主庫的職責不僅僅是同步數據,還要忙著讀寫數據,所以同步數據的事可以找人代替,比如在主庫與從庫之間再建立一個主庫,新建立的主庫唯一的職責就是同步數據給從庫,這樣真正的主庫就只需要推送一次數據給新建的主庫,其余時間就可以安心讀寫數據了。

這種演化而來的復制模式叫做多級復制架構,本文到此結束,上述就是三種復制架構中的其中兩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主主”架構,在這里就不再多說了,感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或關注后續的文章。
以上就是全部關于MySQL復制機制的知識點內容,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的支持。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MYSQL 完全備份、主從復制、級聯復制、半同步小結
- 實現mysql級聯復制的方法示例
- Mysql將一個表中的某一列數據復制到另一個表中某一列里的方法
- MySQL不同表之前的字段復制
- 深入理解MySQL主從復制線程狀態轉變
- Mysql主從復制注意事項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