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無人便當店仍處于技術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無人值守還為時尚早。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呆、萌、酷、炫、吊炸天”可謂粉絲經濟的五大秒殺利器。網紅修煉,要么單點突破、獨專一長,要么擺列組合,博彩眾長。
酷炫、黑科技讓無人便當店變身“網紅”。
近日,國內無人便當店“火”氣上竄。F5未來商店、繽紛盒子相繼獲得融資,總額達1.3億元,阿里首個無人超市“淘咖啡”揭開神秘面紗,就連傳統快消企業哇哈哈也躋身無人零售領域......
從進店、選購到支付、離店,全程自動完成,黑科技似乎賜予零售高大上的氣息,儼然一股清流。然而,這股所謂的“清”風能持續嗎?
無人便當店成“網紅”
2016年本錢市場唯有共享單車一枝獨秀,這一局面似乎被無人便當店打破了。
自從Amazon Go于去年年底點燃無人零售這把火后,2017無人便當店的“火”勢蔓延到國內,成為VC們關注的一個小風口。
2017年2月,出走去哪兒的莊辰超玩起了跨界,一口氣連開了5家可自主購物的新型便當店—便當峰,不但投入了3個億,據悉,CC“下注”有著控股型投資的味道,為此,還準備了30億資金計劃整合更多的便當店品牌,立志把無人零售發揚光大。
便當峰之后,無人便當店點擊率暴漲的時段集中在本年的6、7月。
傳統消費企業的翹楚哇哈哈,繼二月份推出類似于Amazon Go星級的無人零售店Take Go后,6月份,攜手深藍科技計劃在未來3年開十萬臺,10年百萬臺。隨后,伊利也計劃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藍科技合作推出無人便當微店。
無獨有偶,除了傳統企業,還有線下實體特別是連鎖便當店,同樣掀起了無人零售的熱潮。
本年6月初,北京居然之家頒布頒發開出無人便當店EAT BOX ;7月,日系便當店巨頭羅森率先在上海香港廣場和萬象城開設兩家門店,進行零售自動化試點,試點完成后,將重點從辦公樓門店開始推廣。此外,7-11和全家等5家大型便當店也頒布頒發,將在2025年之前引入無人收銀系統。
乘著無人零售的7月小高潮,創新工場項目F5在完成3000萬A+輪融資后,利用機器自動化結合算法代替人工的24小時智能便當店,計劃在3-6個月內開出30-50家門店;繽紛盒子去年在廣州試點完成后,本年6月落地上海,日前,完成億級融資,擴張的野心爆棚,預計一年內鋪設5000個網點。
阿里的“淘咖啡”一個集商品購物、餐飲于一身的無人零售實體,7月初,高調從實驗室走出表態。
顯然,不停迭代的物聯網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本錢的涌入,加上亞馬遜、阿里這樣的科技巨頭介入,無人便當店火成為一定。用生物識別技術、第三方支付等I oT技術方案對傳統零售進行改造的嘗試,得到格外的重視。
無人便當店火爆背后,其實是其線下場景帶來可想象的誘惑。在移聯網紅利消盡趨勢下,“線下場景”成為一個新的突破口,近年來,網約車、共享單車、唱吧等“APP+場景”的模式探索,無一例外的迎來柳暗花明。正因此,不管是電商、手機制造商還是傳統企業開始把目光聚焦于線下,試圖尋找一條新的或產品、或辦事的發作路徑。
目前,無人便當店的場景布局主要集中在流動密度較大的區域,如高檔商區,住宅區、景區、辦公區等,據艾瑞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的GMV預計達389.4億元。在A股市場,遠望谷(物聯網技術、利用RFID方案實現無人零售)、新開普等與無人零售支付技術相關概念股持續走強。
無人便當店火的沒商量。
“概念級”無人零售
“站在VC的角度上,我們并不看好無人便當店”熊貓本錢毛圣博如是說。
毛圣博談到,VC 投資有它本身的模式限制,偏好市場規模大的項目,而且要求短時間內做到很大的量。但便當店即使是無人化,可能也較難快速發作。其次,人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所有這些便當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標品,沒有太大差異,只能在盒飯上、咖啡上,辦事上去做差異。
即使無人便當店是個小風口,其模式不乏硬傷。
不容否認,無人零售要實現用機器代替人工,以縮減出貨、購買流程、時間成本,使辦事更加規模化。據介紹,一個15平方米的繽果盒子與40平米的傳統便當店的SKU數量相當,后者投入約40萬,繽果盒子投入成本10萬,是傳統便當店的四分之一,無人值守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平效。此外,無人零售能夠解放人工,滿足消費者對購物便當性的需求。
即便如此,無人便當店仍處于技術探索的早期,做到真正的無人值守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