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陰南閘街道紫金路上,每隔幾十米就可看到長相奇特的果殼箱,它們頭頂花籃,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嫩綠藤蔓從箱頂垂下。據介紹,目前南閘街道鎮區已建有60多個花籃果殼箱”。環衛工人謝菊芳告訴記者,自從換上新的果殼箱后,沿路垃圾的收集率達90%以上,鎮區飄浮垃圾少了很多。
花籃果殼箱”僅是南閘街道繪就城市后花園”的一個縮影。去年,南閘撤鎮成立街道,在環境衛生長效管理上妙招連連。今年不但實現了鎮區保潔服務外包,成為江陰首個實現集鎮保潔外包的鄉鎮,還在所有自然村建立農村保潔隊伍,為各村保潔筑上一道防火墻”。
服務外包后,效率變化很明顯。相同的環衛工人,工資也相差無幾,工作效率和環境水平與過去相比,卻是兩重天。”南閘街道衛生科科長很有感觸。今年4月開始,南閘街道對鎮區保潔實行社會化運作。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由南閘環衛所將服務外包給了無錫一家保潔公司。環衛所原有的45名環衛工人也轉到了該保潔公司。經過3個月的運行,道路、綠化帶、建筑立面和垃圾箱的清洗都完成得很到位。而且,環衛工人的工資還有了一定提高。這一模式強化了環衛所的管理功能,它不再兼具運動員”和裁判員”雙重身份,通過對保潔公司的考核和有效管理,真正成為環境衛生的管理者。據了解,南閘街道每年為該服務投入約120萬元,其實,這項支出與往年是持平的,這次實行保潔服務外包的前提就是預算要平衡。以前我們花了冤枉錢,卻沒有把環境衛生做好。”在村級保潔方面,今年南閘街道成立了一個由衛生、水利、環保、城管等部門組成的8人考核小組”,常常不通知、不定期、不重復”地到街道下轄的133個自然村進行突擊檢查、評分、考核排名,每月通報。這項考核可不是花架子,街道每年拿出近7萬元,對每月排名前三的村每村獎勵1萬元,并掛小紅旗激勵;排4-8名的,每村獎勵5000元,掛黃旗鼓勵;排9-11名的,不但沒有獎勵,還要掛黑旗。在四月份考核通報中,泗河村得了倒數第一,黨總支書記許鐵軍著急了,5月份農村保潔隊伍立馬到位,保潔人員考核機制緊跟而上,效果也是立竿見影,5月份考核,泗河村上升至第7名。
據了解,在考核緊箍咒”之下,南閘街道的村書記、主任已經開始親自管理農村保潔,現在每個行政村都已組建農村保潔隊伍,人數已經達到170多人。曙光村在幾次考核中均位于前列。昨日中午,該村保潔員許桂英正在清理祥西村的垃圾收集房,她說,現在農村的垃圾夏天也能做到日產日清了,村里面對他們都有考核。在她看來,農村保潔工人也成了監督、管理環衛的第三只眼”。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