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 M2M物聯卡技術要求
根據應用場景、技術實現的不同,目前的M2M物聯卡分為兩種形態,包括:MP普通物聯卡、MS貼片物聯卡。本標準對于兩種形態定義的技術指標屬于通用要求,具體行業的定制要求不在本標準定義范圍之內。
1.MP普通物聯卡
1.1.MP普通物聯卡簡介
MP卡是M2M Plug-In卡的簡稱,指采用能夠適應特殊環境要求的特殊芯片,以及特殊卡8 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注塑、陶瓷等),但外觀與普通SIM卡相同的卡。MP卡物理性能較高,因此可以滿足更長使用壽命和更惡劣環境的要求。MP卡保持與普通SIM卡相同的外觀及接口,所以終端無需修改,但無法滿足防震動和防氧化的要求。采用MP卡形態,要求對芯片硬件、芯片封裝工藝和卡基材料都做相應的改動,以達到本標準所要求的性能指標。 MP卡根據具體的行業應用,可以分為MP1、MP2、MP3三個不同等級的產品。
1.2. 物理特性
1.2.1.技術指標
MP1卡:
表1 MP1卡硬件指標列表
MP2卡:
表2 MP2卡硬件指標列表
MP3卡:
表3 MP3卡硬件指標列表
1.2.2.格式與布局
MP卡與普通SIM卡完全相同,遵循《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卡管理體系-SIM卡基礎技術規范 (2001年12月)》規范要求。
1.3. 電氣特性
MP卡的電氣特性應遵循《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卡管理體系-SIM卡基礎技術規范(2001年12 月)》和《ISO/IEC 7816-3》規范要求。
1.4. 傳輸協議
MP卡的傳輸協議應遵循《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卡管理體系-SIM卡基礎技術規范(2001年12 月)》和《ISO/IEC 7816-3》規范要求。
2.MS貼片物聯卡
2.1. MS貼片物聯卡簡介
MS卡是M2M SMD卡的簡稱,是一種專為機器用SIM卡設計的產品平臺,它完全具備傳統SIM 卡的全部功能。同時采用SMD貼片封裝工藝使得SIM卡芯片可以直接焊接在M2M模組上或終端內部,以實現緊密牢固的物理連接和可靠的接口通信。由于SMD封裝形式較多,本標準重點規定采用QFN封裝的兩種形式,這兩種封裝形式的SIM卡在物理特性、電氣特性和傳輸協議方面完全相同,不相同的是封裝尺寸和管腳定義。
2.2. 物理特性
2.2.1.技術指標
MS0卡:
表4 MS0卡硬件指標列表
MS1卡:
表5 MS1卡硬件指標列表
MS2卡:
表6 MS2卡硬件指標列表
2.2.2.格式與布局
本標準規定以下的MS卡的格式與布局。
2.2.2.1. QFN5*5-8 封裝
圖1 QFN5*5-8封裝芯片底視圖
圖 2 QFN5*5-8 封裝芯片頂視圖
圖 3 QFN5*5-8 封裝芯片側視圖
QFN5*5-8芯片的8個管腳中,5個管腳應與無線模塊的相應設備相連,3個管腳不用。下表為管腳定義:
表7 QFN5*5-8 封裝芯片管腳定義列表
2.2.2.2. QFN5*6-8 封裝
QFN5*6-8封裝芯片格式與布局從三個方面描述,分別是底視圖、頂視圖、側視圖。
圖4 QFN5*6-8封裝芯片底視圖
圖5 QFN5*6-8封裝芯片頂視圖
圖6 QFN5*6-8封裝芯片側視圖
QFN5*6-8芯片的8個管腳中,6個管腳應與無線模塊的相應設備相連,2個管腳不用。下圖為管腳定義:
圖7 QFN5*6-8封裝芯片管腳定義
第2個和第3個管腳同時只有一個為I/O腳。在電路設計時,如果不明確,可以將這兩個管腳直接相連。
下表為管腳定義:
表 8 QFN5*6-8 封裝芯片管腳定義列表
2.3. 電氣特性
MS卡的電氣特性應遵循《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卡管理體系-SIM卡基礎技術規范(2001年12月)》和《ISO/IEC 7816-3》規范要求。
2.4. 傳輸協議
MS卡的傳輸協議應遵循《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卡管理體系-SIM卡基礎技術規范(2001年12月)》和《ISO/IEC 7816-3》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