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月21日獲悉,江蘇省鎮江市正在謀劃作為地方隱性債務化解試點城市。
記者采訪中獲悉,江蘇省在2018年11月召開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推進會上,會議材料中就有鎮江關于試點的請示匯報。有調研過鎮江債務市場的基金公司人士和當地多個平臺公司的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此舉是鎮江對地方債務管控的一次主動積極嘗試,是地方政府主動提出的一項自下而上的改革,得到了江蘇省政府層面的支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鎮江試點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方案的設想,總體上,則是由國開行提供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專項貸款,利率在基準左右,由鎮江市財政局下屬的資產管理公司作為承接主體,再以普通借款方式投放到轄區各平臺,主要用于置換納入隱性債務中的高成本非標,以降低成本。
有債券市場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去年11月江蘇省隱性債務化解工作推進會后,以前要靠高息才能賣出的鎮江的地方債成為了“搶手貨”。
2月21日,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區域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閆海峰教授受訪時表示,從目前他與多家銀行之間的交流看,鎮江的試點,本質上是一次表內與表外之間對接的“先行先試”。
為何鎮江先行
鎮江處蘇南地區,位于省會南京和傳統蘇錫常板塊之間。作為江蘇所轄區域面積最小的設區市,其經濟總量等優勢不明顯。
近些年,鎮江在轉型升級中淘汰了大量低端產業,而新興產業的增量也一時難以彌補被轉型產業的存量,加之有效投資不足,因此,經濟增長在徘徊中。
根據鎮江市長的2019年度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鎮江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50億元,增長3%。這一數據遠低于江蘇全省平均增幅。
江蘇省財政廳在2019年省兩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鎮江政府債務限額732億(一般債限額264億,專項債限額468億),余額702.17億(一般債余額241.02億,專項債余額461.15億),余額尚在限額之內。
但上述是納入政府財預算的部分,即由財政負責還債。
根據Wind數據,到2017年末鎮江發過債的城投有息債務余額合計為2800多億元。但是,考慮到城投債務不一定是隱性債務,因此這一數據并非是真實的隱性債務,需要進行更加嚴格的甄別和大量剔除,因為其中可能含有大量良性債務。
但從市場層面的反應看,鎮江在2017-2018年之間壓力頗大,尤其是2018年債券市場負面消息居多。
鎮江市長張葉飛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的一年,面臨的環境復雜多變,經受的考驗非同尋常,困難比預想的多、挑戰比預想的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鎮江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在2017年組建,對其債務問題高度重視(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準)。2017年,鎮江率先在江蘇省內提出了對債務的戰略管控的思路,即“責任不追究前任、問題不留給后人、矛盾不交給上級”,得到了江蘇省政府的肯定。據悉,江蘇要求鎮江在2018年的政府債務進入拐點,即不能增長,且要下降。
但在2018年,包括鎮江的主動應對以及來自省級的支持等,在市場上更多被解讀為負面。特別是金融監管部門,提醒銀行機構謹慎對待鎮江債務。
在2019年1月18日召開的江蘇省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述職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點評時就指出,“鎮江市在重點領域監管方面存在薄弱環節,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突出,甚至存在腐敗問題。”
鎮江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綜合采取嚴控政府投資、盤活閑置資產、加強省市國企合作、壓縮一般性支出等措施,降低債務規模,優化債務結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得到有效控制。
化解方案已提交國開行
當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有地方財政系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近幾年財政部也進行了一些調查統計,不斷新納入一些隱性債務。
作為經濟大省同時也是地方債務大省,江蘇省對此更是高度重視。
2018年11月,江蘇省召開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推進會,部署有關工作。江蘇省政府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進一步摸清情況,深化細化化債方案,嚴防新增隱性債務風險,研究解決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正確處理好穩投資與化債的關系。
對于鎮江提出的化解債務的“三不”思路,江蘇省級也給予了重點支持。省級從財政部核定的總盤子中加大了對鎮江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的支持力度,而省級財政極大解決了鎮江發展中的“后顧之憂”。
根據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儲永宏在2019年度省兩會上的報告,截至2018年末,江蘇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預計為13285.55億元,在核定限額(14768.3億元)之內,其債務率為61.5%,低于警戒線,風險總體可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鎮江在2018年11月份主動提出了化解方案,很快經江蘇省政府批準后報至國開行江蘇分行,并按程序向上匯報。
2月21日,有債券市場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記者,也正是從江蘇省隱性債務化解工作推進會后,“以前要靠高息才能賣出的鎮江的地方債成為了搶手貨。”
據多家銀行、基金和城投公司的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國開行向鎮江提供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專項貸款。“看最終結果,如果做成了,原則上會由政府那邊發布消息”,有國開行江蘇分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根據地方政府債務管控要求,以往的基礎設施類項目都在尋求延長期限降低成本。就鎮江本次“試點”化解地方隱性債務,當地多個平臺公司人士并未明確答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表示,“從流程上看,還需要經過國開行總行、銀保監會、財政部的批復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