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的廣泛應用,“物聯網+金融”這一新業態也應運而生。簡單來說,物聯網金融就是將傳感器、數據采集等物聯網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增強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建立更為客觀的信用體系。
金融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是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性金融機構一般都建立了兩個互為備份的高速內部網絡系統,并可以通過網絡,在銀行之間、銀行與證券機構之間,銀行與海關、稅務、財政之間進行信息交換以及部分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金融服務是物聯網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物聯網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將深刻改變銀行、證券、保險、租賃、投資等眾多金融領域的原有模式,孕育出智慧金融,為我國建設金融強國貢獻力量。
RFID技術等已經在金融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手機支付也在興起??梢灶A見,物聯網技術將在我國金融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聯網應用到金融行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行業標準缺失,目前欠缺金融行業的相關物聯網應用標準,行業標準的缺失始終是阻礙具體應用比如手機支付行業普及的絆腳石。盡早出臺行業標準的呼聲日益高漲。目前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發展司正在積極協調,開展小額手機支付標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并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籌備下一步的標準制訂工作。
其次,多個競爭者引發市場監管問題。以手機支付為例,中國銀聯、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手機制造商均紛紛介入國內手機支付市場。具體例子是,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技術方案采用2.4G標準;銀聯選擇了傳統的13.56M赫茲NFC技術,兩個不同的標準不但使消費者產生了困惑,也讓產業鏈上的公司無所適從,這不僅僅是標準的問題,同時也將會給監管帶來新的問題。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看,物聯網金融的實質就是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探索。在這種探索下,通過打通線上線下的各類數據,將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連接,在信息對沖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商業運營模式。物聯網金融的應用,能夠實現動產的全程監管、全程感知,有效解決重復質押、虛假質押、動產轉移等一系列問題,降低了動產的質押風險,還有望使長期供應鏈金融破題。對銀行來說,拓展了業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商家來說,動產資金得以盤活。
因此,要加快“電子金融”平臺建設,提高IT系統柔性服務水平?!半娮咏鹑凇本褪倾y行通過互聯網服務平臺,以一系列電子化金融衍生產品及與外部合作機構數據交換系統緊密聯結以服務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模式與方式。電子金融通過充分運用電子票據、網上國內保理、網上國內信用證、電子倉單等新型電子金融工具與手段,全面實現供應鏈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間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有效銜接,并有效解決供應商、制造商與零售商等供應鏈成員在采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之間的信用缺失、結算復雜等難題,極大加快資金流轉效率,全面降低供應鏈總成本,為供應鏈上企業在以“鏈”為核心的市場競爭中帶來全流程的金融支持,有效縮短了銀行和企業在供應鏈流動過程中的反應速度、增加可用資金頭寸、減輕財務管理負擔和成本、提高企業財務運營和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