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力物聯網技術及成果已應用于發、輸、變、配、用各環節,為電力生產、輸送、消費、管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有關專家表示,電力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電網各個環節的信息感知的深度和廣度,提升電網的安全運行水平,以及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與運營管理水平。作為信息通信融合的典型案例,公司的周密部署加上科研人員的努力,一項項先進的物聯網建設成果正不斷涌現。
我國智能電網產業盡管起步較晚,近年來發展迅猛,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并發布了《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白皮書》,將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作為推動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戰略支點。堅強智能電網將成為今后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平臺,將未來電網發展方向集成到一起,清潔能源接入、電網自動化控制、智能電表等都將在此平臺上發展。目前,我國各地智能電網產業目前正在加速布局,未來10年將在三峽庫區投資243億元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按電力系統安全監控的要求,物聯網可以全面應用于電力傳輸的整個系統,從電廠、大壩、變電站、高壓輸電線路直至用戶終端。按照10%左右的安全技術改造資金計算,可望達到1000億左右的規模。來自中國移動內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的業務主要集中于電力和交通行業,其中電力行業占到中國移動物聯網總業務市場的41.9%。目前,中國移動已經與南方電網合作,利用機器到機器通信(M2M)技術建設智能電網,其中,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已經應用在大客戶負荷管理、配變監控等領域。電力行業終端通信保證平臺的推廣應用,將使南方電網電信通信故障評價處理時間縮短一倍以上。
但是,我國的智能電網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面臨很多問題:首先,行業壁壘的問題。當前我國能源發展包括電力行業在內都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所有的能源應用基本上都獨立在自身封閉的系統內,形成了一個個孤立的行業壁壘。智能電網涉及到多個行業的交叉,這之中包括電信行業。目前電信和電力都是基礎行業,在其傳統觀念中社會化分工意識不強。而“智能電網”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投資使得行業內原有的價值鏈條更為牢固,電信運營商進入所面臨行業壁壘將會較多。其次,行業標準的問題。相較于美國FCC己經制定并且提交的國家電網標準,我國目前在智能電網方面的標準非常薄弱。標準的問題將影響長遠的發展。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標準制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盡管標準越統一越全面越好,但是考慮到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有自身的發展利益,也有各國的法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特殊性,因此不可能馬上形成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全球統一標準。就目前發展形勢看,一部分有強大競爭實力的國家或組織正在對物聯網基礎領域核心標準進行爭奪,有一定競爭實力或在某個領域有專長的國家或組織則會在某些行業或應用標準制定方面開展主導權競爭,實力較弱的國家或組織則力圖參與到標準制定中,努力獲得一定的發言權和戰略利益。因此,我國的物聯網標準制定首先是個國家戰略問題,其次才是個專業技術問題,國家應從戰略高度進行整體推進。
智能電網是傳統電網與現代傳感測量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新材料技術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能夠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全方位監控和信息、電能的智能化統一管理。與傳統電網比較,智能電網更加清潔、高效、安全、經濟,是未來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因此,按照“發揮優勢,超前布局,示范帶動,分步突破”的總體思路,把握智能電網未來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堅持高端引領與規模拓展相結合、重點突破與整體提升相結合、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市場推動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立足自主化,聚焦產業化,在國內率先建成智能電網三大基地,即智能電網功能示范應用基地、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基地、智能電網核心設備產業基地,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