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根本,開展物聯網應用服務需要在技術基礎設施、人才招募和培養等方面進行不菲的支出。而智能服務需求的不確定性使供需雙方都難以預估投資帶來的財務和市場收益,從而降低了投資吸引力。另外,智能服務帶來的一些全新商業模式,甚至連投資者也還沒有深刻理解其價值和變現邏輯,對這一市場的估值往往沿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投資模型進行分析。
在探索智能服務價值的價值螺旋過程中,作為服務的載體,智能產品的開發會碰到新的挑戰。首先智能產品和服務需要快速迭代,這意味著開發周期變短,對市場的反應要更快。其次,由于硬件的開發周期要慢于軟件的開發周期,造成軟硬件開發周期不匹配。以汽車行業為例,核心部件的開發周期為7?10年,而軟件的開發周期是2年,且通常每6個月就會更新。再者,服務能為客戶帶來更具個性化的體驗,而這種個性化體驗會讓產品和服務的配置更為復雜。因此,企業原有的產品開發模式是不足以應對這些挑戰的,企業需要全新的數字化產品生命管理周期模式。
例如,日常生活型方面的物聯網應用。物聯網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物體與物體間的信息交換與通訊,最終改善人類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物聯網在生活型應用主要表現在智能家居、客運物流、旅游、保險、資源再生與循環利用等方面。典型的例子有交通卡、智能家居、工業和樓宇自動化等。
再例如,定位跟蹤型方面的物聯網應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是一種結合衛星及通訊發展的技術,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從而實現物體的精確定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三部分組成:空間部分——GPS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GPS信號接收機。全球定位系統最主要的指標是定位的精度,目前主要的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的GPS,其精度在民用領域為30m,而為了打破美國在全球定位系統方面的壟斷地位,各國目前都在爭相發展全球定位系統,典型的例子有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格納斯”衛星定位系統以及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企業在探尋商業模式的過程中,設計思維是很好的一種方法。設計思維以客戶為中心的一系列工具、方法和理念,將用戶的需求,企業的商業需求和技術的上可行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是創意思維和分析思維相結合的產物。以客戶為中心不僅僅是了解What(客戶想要什么)和How(如何實現),更重要的是Why(客戶為什么這么想),而只有更進一步了解客戶的動機和偏好,才能找到客戶真正的痛點。
物聯網企業在設計過程中,產品和服務的設計過程應由跨團隊共同碰撞、討論完成;過程中采取共創模式,鼓勵引入專家和用戶直接參與設計。用戶調研也不只是一次性調研,而是要持續地了解用戶需求,研發中的每個步驟會快速完成并投入市場讓用戶進行檢驗,從而快速總結經驗、提升認知,進入下一次迭代,進而持續改進產品和服務。這種迭代創新的方式,不僅能幫助企業縮減新產品、新服務的上市周期,又能保證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創新方向。
要實現“設計思維”,第一步需要轉換思考角度,理解分析“用戶是誰”“用戶想要什么”,發現有價值的設計機會在哪里;第二步結合技術的可實現性,篩選可以被技術解決的機會,并構建出未來的產品藍圖;第三步基于實現的需求,做出分步規劃,從框架到細節逐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