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對于物聯網的研究和應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斷的加深,1999年,我國就開始了物聯網技術方面的研究,傳感網技術研究處于世界前列,為傳感網標準的制定,我國也發揮了其主導國的作用,我國物聯網產業鏈正在形成并且不斷的完善。中國已將物聯網列入2050年國家產業計劃圖和《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年-2020年)》,2006年,我國制定了關于2006年-2020年的信息化的發展戰略,戰略中介紹了全球以及我國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戰略思想以及戰略目標。
環渤海地區是國內物聯網產業重要的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及系統集成基地。該地區關鍵支撐技術研發實力強勁、感知節點產業化應用與普及程度較高、網絡傳輸方式多樣化、綜合化平臺建設迅速、物聯網應用廣泛,并已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體系架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比如天津重點發展智能感知設備產業鏈。
珠三角地區是國內電子整機的重要生產基地。在物聯網產業發展上,珠三角地區圍繞物聯網設備制造、軟件及系統集成、網絡運營服務,以及應用示范領域,重點進行核心關鍵技術突破與創新能力建設、著眼于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農村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各重點省市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布局物聯網產業,搶占市場先機。湖北、四川、陜西、重慶、云南等中西部重點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資源方而的優勢,以及RFID、芯片設計、傳感傳動、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與處理、軟件及信息服務領域較好的產業基礎,構建物聯網完整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物聯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我國引導和督促各地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地確定物聯網發展目標,結合各地資源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等特點,因地制宜地推動物聯網更好更快的發展。目前我國“縱向一體”的政策體系己經初步建立,國家相繼推出有關指導物聯網發展的意見,物聯網工作的行動計劃以及工作要點。頂層政策架構及其配套政策的出臺為我國物聯網良好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府對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方向的引導和設施的搭建,在牽扯到諸多領域的物聯網缺失行業標準的情況下,政府應當繼續承擔起行業規范制定和維護工作。
政府驅動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過去政府買單是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形式,但近些年來,企業買單逐漸替代政府買單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新形式,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這是由于我國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的大力開展激發了物聯網市場需求,帶動了物聯網產業發展,使得“市場配置資源”、“市場主導發展”逐步推進。
比如北京中芯優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7年上半年接待的所有客戶中,企業客戶的占比達到60%,剩下的40%為政府客戶和學校等事業單位,政府客戶與事業單位占比幾乎持平。而該企業在早期基本以政府客戶為主,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物聯網發展模式在逐步由政府絕對主導到市場主導變化。但是轉變不是一賦而就的,需要足夠的時間,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應該遵循政府保護的同時,適當放手于市場,鼓勵物聯網行業接受市場競爭,煥發市場活力,驅動物聯網產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