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醫療問題也面臨著嚴峻挑戰。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著力打造智慧醫療,或將改變錯綜復雜的利益現狀,使傳統醫療行業改頭換面。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醫療問題也面臨著嚴峻挑戰。眾所周知,一系列看病難題一直阻礙著醫改進程的推進,解決行業困境迫在眉睫。與此同時,現代醫療模式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病人信息缺失造成權益受損;醫療資源匱乏、分布不均等。
在現代社會信息大爆炸時代,醫療行業也在不斷尋求轉型升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著力打造智慧醫療,或將改變錯綜復雜的利益現狀,使傳統醫療行業改頭換面。
我們都知道,物聯網擁有強大的數據存儲、處理能力,不僅能用于CRM、HR管理,也不限于對城市交通體系的管理。而這一技術同樣能應用到醫療行業,為實現智慧醫療做好大數據支持,解決患者信息缺失和不對等的問題。
除此之外,物聯網還可以降低以來哦風險。在鈦媒體 2017 T-EDGE 科技生活節上,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除了提高效率之外,更多的是幫助醫務人員降低錯誤率,他本人原來是神經內科醫生,作為醫生要了解那么多情況,幾乎是很大的挑戰了,如果有人工智能的方式提醒一下,就能降低醫療風險。”
就醫療護理行業來說,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為護理人員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數據信息,幫助制定最佳護理方案,提高整體護理工作服務質量,最終促進醫療服務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大數據應用對醫療護理至少有兩重現實意義。首先,大幅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其次,實現移動信息數據收集整理。大數據應用于醫療護理時,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提高記錄工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患者后續醫療服務掃清障礙,也為實現完整、綜合、統一的護理信息系統打下堅實基礎。
總的來說,大數據的應用,醫療護理必將顯著受益。面對大數據的快速發展,醫療護理將隨之踏入“數據時代”,從而實現醫療服務質量及整個醫療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不過,目前醫院內部、醫院之間缺乏統一系統,暫時無法進行大規模推廣應用。
由于病人的健康醫療數據具有高度敏感性,必須對其進行加密存儲、管理和使用,否則一旦發生數據泄露,后果難以挽回。更重要的是,信息時代中大數據的邊界越來越模糊、越來越開放,導致各類網絡黑客攻擊的手段越來越先進,呈現出較強的目的性、功利性和隱蔽性。因此,健康醫療數據的安全工作可謂難上加難。
對此,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發展研究院紀江明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和防范;二是對個人健康醫療信息保護進行立法;三是從源頭上加強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保護;四是制定統一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安全標準;五是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