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聯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
農業物聯網的應用價值
1、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分布在大田各個角落的傳感器,通過物聯網卡自動采集、傳輸、分析數據,得出適宜作物生長的有效信息,進而對農作物智能管理。物聯網智慧農業需要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共同作用,農業專家根據物聯網的作物生長情況,對作物的病蟲害、長勢等進行科學診斷與決策。
2、有效創新變革農業管理方式。化肥農藥過度使用,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可以為作物定制一套何時施肥、何時噴藥、何時灌溉及所需分量的方案,不同作物實現不同的量化管理。不僅避免了管理者更換對作物的影響,還能解決傳統經驗式管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等問題。
3、全程可追溯系統保障農產品安全。在農產品和食品流通領域,綜合應用電子標簽、傳感器網絡、條碼、互聯網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等農產品和食品追溯系統,可實現農產品和食品質量跟蹤、溯源和可視化管理,對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從生產到銷售全程可視化監控。
國內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網之家表示,智慧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是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必由之路。農業智慧化生產不僅符合我國國情需要,還能改善農戶的生活條件和經濟狀況。利國利民,大勢所趨,相信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將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