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物聯網傳感器、物聯網卡等相關組件部署到發電、輸電和配電設備,可以使能源公司實現遠程監控。這些傳感器可測量振動、溫度和磨損等參數,以優化維護設備。這種預防性維護方法可以通過將設備保持在最佳狀態,并提供在故障發生之前進行預警,讓相關人員及時檢測維修,提高可靠性。
連接到物理單元的物聯網傳感器收集有關其性能的數據,并將其提供給后臺管理系統。除了支持預防性維護計劃外,該技術還支持遠程位置的虛擬故障排除和支持。
物聯網傳感器還可以幫助提高安全性。將傳感器、物聯網卡部署到管道上可以幫助檢測泄漏。石油、天然氣的泄漏相當于浪費資源并導致全球變暖,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導致火災或爆炸。
近年來住宅太陽能發電量增長迅速,房主和企業現在可以通過在他們的屋頂上放置太陽能電池板或者甚至在他們的房產上建造小型風力渦輪機來產生他們自己的電力。這種日益分散的電力系統代表了能源公司的重大變革。除了管理一些大型發電機外,它們現在還必須管理位于電網中的越來越多的小型發電資源。這就對電網運營商提出了要求。
面對挑戰,由物聯網提供支持的智能電網正在幫助實現這種分布式能源轉型。智能電網使用物聯網技術來檢測電力供需變化,它可以自主地對這些變化做出反應,或者為運營商提供他們所需的信息,以便更精確地管理。
除了向企業管理提供更多信息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幫助客戶更好地了解其能源使用情況。內置物聯網卡的智能電表收集使用數據并遠程發送給供電公司和客戶。由于智能電表技術,許多能源公司現在向客戶發送有關其能源使用情況的詳細報告。
客戶還可以在家中安裝智能設備,以測量每個設備所消耗的功率。他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識別浪費,特別是耗電的電器,以節省能源費用。
國內物聯網卡供應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物聯網技術可以將更多分布式資源集成到網格中,但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改善網格管理。將傳感器、物聯網卡部署在變電站和配電線路上可提供實時功耗數據,能源公司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決定電壓控制、負載切換、網絡配置等,從而實現能源管理的自動化。
電力使用數據也可以作為負荷預測的基礎。它可以幫助管理輸電和配電線路的擁堵,并幫助確保所有連接的發電廠滿足與頻率和電壓控制相關的要求。此功耗數據還可以幫助公司決定在何處構建新基礎架構并進行基礎架構升級。
物聯網幾乎正在改變我們經濟的每個部門,包括能源部門。在未來幾年,能源行業將更加智能、更高效、更可靠。
(文章來源:http://www.wlk.cn/a/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