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許多行業對于呼叫中心的應用,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據一項估計,到2001年底,國內正在籌建的,在建的和建成的約有4000家左右的呼叫中心,當然,這個數字還沒有得到最終權威機構的確認,但毫無疑問,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呼叫中心的重要性。
縱觀目前國內企業對呼叫中心的應用,主要有幾種業務類型:
1.售后服務:呼叫中心主要為企業提供售后支持和服務,這也是國內在呼叫中心最多的業務類型。
2.咨詢和信息服務:企業利用呼叫中心向客戶提供產品咨詢與信息服務。
3.電話營銷:包括兩方面,利用呼叫中心作產品的市場推廣、商機的挖掘和電話銷售,通常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作網上與網下的互動。
4.企業內部的技術支持和信息服務:呼叫中心作為企業內部的信息支持工具或技術支持工具,比如說IT support,Help desk等。
其實,呼叫中心作為一個信息流的控制工具,可以在很多業務上作更為廣泛和深入的應用,尤其在我們大量談及CRM的時候。CRM最直接的目的是獲得與維系客戶,為企業創造利潤,它最基本的對象是最終用戶。但是,目前企業面臨的事實是,企業本身的產品或業務類型不容許企業直接接觸到最終用戶,特別是對于從事B2C和消費類產品業務類型的企業而言。大量的企業還是只能通過傳統的渠道去面對最終用戶,“渠道為王”的時代還沒有過去。即使是著名的電腦直銷商Dell公司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業務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經銷商來實現的,更不用談IBM,HP等傳統通過渠道進行銷售的公司。管理和建好企業的銷售渠道,一直都是大量企業不斷努力的工作。呼叫中心由于有著很多的優點,可以幫企業整合銷售渠道,優化銷售模式。
我們可以以一個典型的電子產品企業為例,來看企業如何讓呼叫中心如何扮演整合銷售渠道,優化銷售模式的角色。該企業產品面對的客戶很廣,從政府、行業大用戶到中小企業與家庭和個人。企業采用傳統的銷售方式即主要通過全國總代理、地區總代理到二、三級代理進行分銷。企業也有銷售團隊,主要任務是針對大的行業用戶、政府客戶進行銷售,同時負責管理與協調各級經銷商的銷售活動。這種模式有很多優點,但同樣也著很多的弊端,這些弊端主要有:
1.企業對最終用戶的控制的有限的,企業不能直接接觸的絕大部分最終用戶。因此,如果企業想實施CRM也是非常有局限,這種CRM在某種程度上只是針對有限大客戶的CRM。
2.企業對分銷體系的控制需大量的投入。這種分銷體系越大,越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分銷體系內部各經銷商的獨立性造成了分銷體系的松散性。客觀上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去從事對經銷商的統一管理。如果全國范圍內的經銷商越多,企業所需的渠道銷售代表就越多。
3.最終用戶得不到更多的購買渠道。一般客戶只能在專賣店、經銷店去購買。對客戶而言,沒有直接接觸到企業,購買的信心與成交的可能性都會有影響。對企業而言,對客戶忠誠度的建設也有一定難度。再有,企業和客戶同樣也要面對假貨的威脅。
通過建設呼叫中心,企業重新整合了銷售渠道,優化了銷售模式,揚長避短,建立了一個全面的客戶服務模式。企業通過呼叫中心來進行售前產品咨詢、電話銷售、市場推廣、媒體監測、外部銷售代表的后援支持、經銷商的管理、公司長期客戶的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售后服務等。
1.售前產品咨詢:回答用戶對產品、市場活動的各種問題,主要是對用戶的信息服務,對有購買意向的客戶作銷售線索的傳遞,傳遞到電話銷售人員或經銷商。
2.電話銷售:主要是對想直接購買的客戶在電話上直接交易。
3.市場推廣:包括主動打出去的產品與市場推廣,直郵的跟蹤,客戶購買意向的調查等。
4.媒體監測:對平面廣告與電子媒體廣告效果的測量,比如利用對不同媒體廣告帶來電話量的分析等。
5.外部銷售代表的后援支持:幫助外部銷售代表安排約會、做合同與報價等。
6.經銷商的管理:特別是對渠道銷售代表無力顧及的大量小經銷商的管理。這些管理包括市場活動的通知、進銷存貨狀況的跟蹤、新經銷商的招募等。
7.公司長期客戶的管理:有些公司的長期客戶,他們往往會享受特別的價格與服務,但他們通常也是最穩定的,他們可以只用通過電話就來購買。
8.物流信息管理:產品運輸狀態的查詢與到貨后與客戶的確認等。
9.售后服務:作售后的技術支持與服務。
對客戶而言,客戶能享受到的是全面的服務。
1.購買前:可以通過企業提供的免費服務電話對產品的性能與價格作充分的了解與比較。
2.購買:不同的客戶可以選擇不同的購買渠道。除了傳統的經銷渠道外還可以通過電話、網站、甚至是用email直接向呼叫中心訂購:
3.購買后:可隨時掌握貨物運輸信息,更可享受7*24小時的售后服務。
顯而易見,呼叫中心對于整合與優化企業面對客戶的渠道而言,它真正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其實,在建立這個全面客戶服務模式的同時,伴隨著渠道與業務的整合,企業的流程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變,企業CRM體系也隨之建立起來。因此,企業更可以通過如此導入呼叫中心來導入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