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傳播介質的推陳出新,像電視直銷、電子商務等都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新的廣告形式和新的營銷手段要想成為一個朝陽產業,要想真正獲得社會和消費者的認可,就必須好好向傳統產業學習:誠實經營,童叟無欺。否則就會害人害己。比如,像電視直銷。
因此,我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沖動。
我對廣電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停播電視醫療廣告、甩脂機等電視直銷廣告堅決支持!
為什么?因為那是騙人的。
謊言重復一千次絕對不是真理,但它會使善良單純的人上當受騙。
醫療廣告上的那些“老中醫”、“老教授”、“老博士”等,他們在電視上不停地重復他們的謊言,結果是:把沒病的人治成有病;把小病的人治成大病,甚至把人給治死。甩脂機廣告上的那些外國人就是花幾百元請來的托兒,為了賺錢,這些托兒在導演的指揮下,把功能說得活靈活現。
十幾年前,當電視直銷廣告剛剛興起的時候,我從心里感到一種興奮和沖動,對不愛逛街的我來講真是太好了。坐在家里,躺在床上,通過電視屏幕就能充分了解最新產品的功能和價格,不僅如此,還能送貨上門!
那年,我在電視直銷廣告的反復轟炸下,看中一款駕駛員夜間專用眼鏡。他們介紹的功能是:當你晚上開車的時候,對面來的司機如果開著大燈,影響你的視線,很容易出現車禍,但你戴上這副眼鏡就沒有任何問題了。這是高科技產品,是從美國引進的技術,非常了不得。我經常開車,對他們所講的有深刻體會,有時候對面的司機非常缺乏職業道德,開著大燈,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對方,如果開得快是很容易相撞的。
于是我心動了。
花400多元買了一副和墨鏡差不多的眼鏡。送貨上門倒是很積極,服務也很好。我當天就戴上這個眼鏡上路了,面對汽車大燈,是比原來好多了,起碼不刺眼,我感到很得意。直到有一天,我的一個朋友坐我的車,看我戴著墨鏡開車,他很驚訝,說,你晚上戴墨鏡影響視線啊。我說,不會,這是高科技產品。我的朋友把我的眼鏡拿在手上看了又看,然后,從包里拿出自己的墨鏡,說,你試一試我的。我把他的墨鏡試了一試感到和我的差不多。我說,你怎么也買了一副?他說,我這個就是普通商店買的,才60元。我說,不可能。他說,明天我帶你去看。第二天我們真的一起去看了,商店里的眼鏡,多得讓我眼花繚亂,各種檔次的都有。我還發現了一款和我的一模一樣的眼鏡,售貨員告訴我,它們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產品。我用幾乎10倍的價格買了一副很普通的墨鏡。我當場用手機和電視上的電話聯系,他們的回答是,已經賣出的產品一律不退。我說要到消費者協會去投訴,他們說,這是你的自由!最后還善意地告訴我,消費者協會是他們的顧問。
這件事攪得我很長時間心里不舒服,不是貴賤的問題,而是上當受騙了。明明是一副普通的眼鏡,卻要騙人說是高科技產品;明明沒有特殊的功能,卻要說得像真的一樣。
時間飛逝,一晃就是10年。
前不久,在凌晨1~5點之間,全國幾乎所有的衛星電視臺,都在反復播放一個甩脂機直銷廣告,說是國外的高科技產品。我想這么多的國家衛星電視臺同時播放應該不會是詐騙吧?還有,這么多的外國人看上去很有身份,都在講述他們的親身感受。況且,如今的法制也比過去有了很大進步。我需要一臺這樣的機器減肥。于是,我有點動心,讓秘書打電話去咨詢,對方很熱情并保證說,有保險公司做了保險,還說,不滿意可以在幾個工作日退貨。那天,正準備購買時,來了一個影視公司的導演,說起這件事情,她對我說,那個電視廣告是她拍的。我有點不相信,問,那么多的老外,他們很真誠地現身說法,還能有假?這位導演笑了。她笑我還是傳媒的總編輯,連這個都不明白?這些都是他們公司請的,一天才給他們幾百元,比請中國人便宜多了,而且叫他們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老外很有表演天才的。這些人都是在中國學習和打工的。她提醒我,那個產品你千萬不要買,假的。
聽了導演的話,我像吃了一只蒼蠅一樣惡心。
來源:IT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