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國經濟,全球關注。北京時間7月13日,世界各大媒體對中國經濟的相關報道如下:
《商業時報》:中國上半年吸引外資同比增長12.2%
據新加坡《商業時報》7月12日報道,中國上半年吸引國外直接投資的金額達到319億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2.17%。
根據中國方面的消息,但就2007年六月一月,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就達到了66.3億美元,同比上漲21.9%。此前2006年中國吸引的非金融類外國直接投資為630億美元,2005年為603億美元,而2004年為606億美元。分析稱,隨著中國努力推動國內需求,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將會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商業周刊》:2011年中國外包業將趕超印度
據美國《商業周刊》7月12日報道,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11年,中國的外包業將趕上甚至超過印度,成為亞洲外包業最發達的國家。
總部在悉尼的國際數據公司近日就亞洲各國外包信息技術服務進行了一項比較調查,報告中指出,盡管目前印度的城市在該領域仍處于領先地位,到2011年,中國的一些城市將迎頭趕上,甚至超過印度。
該公司的分析師表示,他們綜合考慮了全球快遞、業務流程外包(BPO)、采購以及物流等多想與外包業務有關的指標,再綜合勞動力成本、語言技能、政治風險以及政府鼓勵等多項因素才得出的上述結論。
《商業周刊》:中國小型銀行紛紛試水IPO 滿足股市需求
據美國《商業周刊》7月12日報道,去年,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銀行等大型國有銀行公開募股成功,今年,中國第三梯隊的一些小型銀行也紛紛試水IPO,部分程度上滿足了中國股民的需求。
在看到去年大型銀行IPO成功的先例之后,一些小型銀行也紛紛希望能夠復制他們的成功經驗。截至目前,已經有11家大型國有銀行以及合資商業銀行募股成功。然而如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等小型銀行在中國國內上市,能否激起股民強烈的購買欲還很難預測,因為股民必須考慮當地經濟波動對銀行股價所造成的影響。盡管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這些小型銀行的上市還是將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一部分股民急于投資的需求。
雅虎評論:企業過于關心股市投資 或將帶來財政危機
據雅虎財經頻道7月12日報道,許多中國企業正大量向股市投資,在保持股市牛市的同時也不斷充實自己的腰包。但分析認為,企業對股市的這種熱衷以及對投資利潤的依賴可能會導致一定的金融危機。
分析稱,企業過于關心股市投資而非自己的核心業務,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一些企業在股市盈利了之后不是投資業務生產,而是繼續用于股市投資。這些投資使得中國的股市一直保持牛市,但如果股市稍有下跌,企業的利潤就會大幅下降,從而又將壓力轉嫁到股價之上,導致惡性循環。借鑒1997年至1998年間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我們就不得不擔心同樣的悲劇可能會重新上演。(雅龍)
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