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5日訊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來到哈爾濱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對近期開工建設的哈爾濱開發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園、北大荒希杰米糠蛋白、康師傅飲品和新加坡益海糧油食品深加工等4個項目的施工、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據了解,這4個項目都是哈開發區“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哈爾濱市“項目建設年”中的大項目。杜宇新指出,這些項目都是高端精深加工項目,對哈市優化經濟結構、拓寬產業鏈具有重要作用,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相應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在哈爾濱開發區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園,杜宇新詳細了解了軟件園的工程進展,特別是園區周邊道路建設情況。據了解,軟件外包園是集研發、生產、生活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園區,承接國內外軟件及外包業務的轉移。軟件園投資8億元,占地14.9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整個軟件園建成后可拉動3萬人就業。
隨后,杜宇新一行來到中韓合資北大荒希杰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米糠蛋白項目建設工地。據了解,米糠蛋白項目將以脫脂米糠為生產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術從米糠中提取米糠蛋白、膳食纖維等產品,產品將供應韓國、日本、歐美市場。現場的韓方有關負責人介紹,因為金融危機,企業在德國訂購相關生產設備價格比原來降低25%。對此,杜宇新說,危機也是機會,峰谷時投資,峰頂時發展,對企業來講現在擴大產能正是時機。
在哈爾濱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康師傅飲品建設工地,杜宇新詳細了解了現在黑龍江省及周邊省份的面、水市場情況以及用水來源,并鼓勵企業在積極謀求發展的同時為社會作更多貢獻。在承建新加坡益海糧油食品深加工項目的益海嘉里(哈爾濱)糧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杜宇新就稻米深加工項目在循環經濟方面的拓展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該項目投資4800萬美元,建成后可形成水稻加工20萬噸、米糠加工10萬噸等生產能力。杜宇新說,哈爾濱有豐富的稻米資源,企業要充分利用哈爾濱的資源優勢,有效整合周邊稻米資源,進一步將品牌做大。
調研中,杜宇新強調,經濟增速減緩時期比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更適宜進行結構調整,要善于把當前金融危機的挑戰轉化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利契機。積極捕捉和把握危機中投資品價格低等發展機遇,引導企業擴大產能、優化產品結構,進行技術改造,從挑戰中獲得突破,為保增長作出積極努力。政府相關部門要樹立積極為企業服務的意識,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幫助企業降低發展成本,積極推進項目建設,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樸逸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