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今天,光谷經濟依然持續快速增長。官方數據顯示,在今年的1—4月份,光谷各項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同比增長25%以上。房地產行業,光谷房價在經歷2007年的跳漲和2008年的回調之后,依舊維持在均價5500元/平米的較高水平,并且成交量始終處于武漢市各大片區銷售前列。如果談及影響光谷房地產發展的大事件,2007年的富士康入駐是繞不開的話題,那么,除了富士康,光谷是否還有新看點?誰又將成為光谷的下一個富士康效應?
富士康:忽然的狂喜
說起富士康,恐怕在多數武漢人的心中,首先想到的便是由“富士康入駐”所引起的的光谷片區2007年房價狂漲浪潮。事件的起因追溯到2007年4月2日,富士康(武漢)科技工業園在光谷奠基,就是這一事件被武漢主流平面媒體資深地產記者迅速抓住,一篇以富士康超強購買力引起光谷樓市跳漲的文章,由此引發武漢其他主流平面媒體紛紛跟進,更有記者親自前往深圳富士康所在地龍華進行外拍,隨后以“富士康效應”為主題的行業論壇也在武漢轟轟烈烈的舉行。
與此同時,光谷房價的跳漲便在業內的期待中和意料之外傳奇般展開:從4月份到當年的10月份,短短半年時間,光谷片區商品房均價從3000元/平米左右,一路高歌猛進,跳漲至6000元/平米以上,中心位置的甚至達到7000元/平米,就是湯遜湖、江夏這樣的偏遠地帶也受波及迅速漲至5000元/平米。房價飛漲而且還供不應求,在此之間某樓盤甚至發生了因購房人買不到房子而怒砸售樓部的激烈事件。
有人說2007年武漢房價暴漲的導火索就是光谷房價暴漲,正是光谷這一城市副中心房價暴漲導致所有武漢城市副中心房價向中心城區靠攏,而這一切又是由于富士康簽約光谷帶來的。
光谷樓市:寒流下春意暖暖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伴隨全國樓市的低迷,武漢樓市也開始回落,2008年初,光谷房價再次被挖掘出來成為關注焦點,甚至不惜被冠以“領跌”字眼。然而,事實是檢驗標準,一年過去,昔日與光谷齊頭并進,漲勢從不甘落后的另外幾個次中心板塊,盤龍城、陽邏奄奄一息,房價跌至3000元/平米甚至2000元/平米都乏人問津;金銀湖板塊,在以沿海·賽洛城為代表的降價潮帶動下,房價急跌至4000元/平米以下;沌口板塊,自從2007年下半年樓市步入調整之后便鮮有聲音;唯獨光谷板塊,房價雖然有回落,但均價依然保持在5500元/平米左右,光谷廣場周邊更是維持在6000—7000元/平米,不僅如此,光谷片區的住宅銷量幾乎一直都處在武漢市各大片區單月銷售前列。
對此,一業內人士指出:“武漢樓市面臨深度調整是大環境使然,但是在整體低迷的背景下,同樣是次中心區域,金銀湖、盤龍城只能依靠大降價來換取銷量,相比之下,光谷的推盤量不可謂不大,可是無論是價格還是銷量都比較客觀,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生物城:下一個“富士康”
是什么讓光谷樓市在市場寒流來襲的情況下依舊春意暖暖?支撐光谷樓市前進的力量是什么?顯然,光谷手中攥著的不只富士康一張牌。單是回看2007年樓市便可發現,富士康只是光谷板塊房價上漲的催化劑,伴隨著地鐵二號線等交通設施的興建,以及信息產業、生物產業、光電子產業、新光源產業等等的發展,光谷的經濟發展后勁持續而且強勁。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今天,光谷經濟依然持續快速增長。官方數據顯示,在今年的1—4月份,光谷各項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同比增長25%以上。
我們根本無需懷疑光谷的發展潛力。那么,在光谷鼎立發展的眾多產業中,誰將成為下一個“富士康效應”,續寫新一輪傳奇?我們將目光投向光谷生物城。
“光谷生物城”素描——
光谷生物城也被稱作“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是2007年6月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繼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來,光谷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光谷生物城的核心區在光谷區域內,包括南湖農業基地、關南醫藥基地、九峰創新基地和九龍產業四大產業基地。光谷為此高標準的規劃了12平方公里土地,打算用3—5年的時間,投資100億元,打造集行政辦公、文化、娛樂、研發中心為一體的光谷生物城。基地將優先發展以生物服務外包、生物制藥為主的新興產業,大力培育以中藥現代化和生物農業為主的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以醫療器械和化學藥制劑為主的規模產業,超前布局以生物信息及生物能源為主的國際前沿先導產業。
按照規劃,光谷生物產業將分三步走:到2010年,著重打造軟硬設施環境,實現生物產業產值140億元,聚集生物企業300家、跨國公司5家;到2015年,實現生物產業產值420億元,聚集企業500家、跨國公司20家;到2020年,實現生物產業產值1300億元,聚集企業700家、跨國公司30家,成為光谷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從生物產業的發展前景來看
隨著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不斷突破,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已經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到2020年,生物產業將成為繼信息產業之后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人類社會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專家指出,國際上正迅猛發展生物產業,正是看重生物產業的豐厚利潤前景。
生物產業在我國屬于新興產業,但是其發展迅速,專家預測十年內生物產業將發展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我國的生物產業從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興起,正逐步向內地轉移,湖北作為中部強省,武漢坐擁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生物產業發展的各方面優勢,是生物醫藥公司選址的極佳場所。
從光谷生物城的發展勢頭看
光谷生物城正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物農業等高新生物技術產業為主導打造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產業聚集區。光谷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中醫學院等知名院校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中科院武漢水生所、中科院武漢植物所等國內外一流研究開發機構30多家;聚集了生物技術領域的兩院院士11名。
2000年以來,武漢申報生物技術方面專利有200多項,其中化學原料藥類專利、化學藥品制劑類專利、生物制品類專項申請數量,均居全國前5名。至2007年,光谷比較有規模的生物企業有160家,實現總收入84.1億元,2008年突破百億元;維生素類、眼藥類、激素類、抗病毒類、解熱鎮痛藥等部分產品產值居全國前列;動植物功能基因、高致病性病源微生物、人畜用生物制劑等方面的研究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乃至國際前沿。
目前,上海新生源、美國滬亞生物、國藥控股、武漢口岸藥檢所等眾多生物企業和機構已經入駐生物城。生物產業已成為光谷“百億軍團”的生力軍。今年4月份,凱迪能源基地動工建設,成為繼四大產業基地后,光谷生物城規劃打造的又一專業園區,將主攻綠色能源技術研發、工程轉化、示范試驗和產業化推廣。
從人口聚合力上講
光谷生物城作為光谷的第二大支柱產業,高速發展的產業集群將與光谷區域內豐富的大學資源形成良性互動格局,大量畢業生將被截留在光谷工作、安家。據武漢共青團統計,2008年武漢約有20萬大學畢業生從光谷畢業在光谷工作。而據新華網發布的統計顯示,2008年武漢四年在校大學生數量高達104萬,躍居全國第一位。加上歷年截留下來大學生,光谷地區容納的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
世界城光谷步行街成為光谷商圈商業繁榮的標志
綜上所述,如果說“富士康效應”是借助了2007年通貨膨脹、經濟非理性狂熱發展的“東風”,那么在武漢房地產行業日益成熟、購房者日趨理性的今天,房價受鼓動而不理智跳漲的局面可能不會再出現,但是,無可置疑的是,如今的光谷生物城將完全憑借自身過硬的基礎,成為推動光谷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同時,與產業興起相伴隨的將是高知人群、高消費人群大量遷入光谷,光谷旺盛的商業需求蛋糕極具膨脹。專家分析,未來三年內,光谷商圈每年約有800億的強勁消費力,其中,高端消費市場將成為重點。
產業的勃興、商業的擴容,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光谷,已經成為武漢城市發展版圖上最為耀眼的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