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廈門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廈門市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加快發展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通知,從服務外包工作的組織領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以及吸引人才等幾大方面作了詳細的規定,同時加大了對不同類別服務外包產業的扶持力度,包括資金補助、現金兌現等在內的多項政策。
可以說,這是2010年出臺的政策的升級版,政策扶持的力度上升了一個臺階。”廈門市商務局代局長陳李升告訴記者,作為具體負責服務外包工作的一個政府部門,廈門市商務局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廈門之所以作出了加快廈門市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進一步促進廈門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推動廈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把廈門打造成為海峽西岸服務外包中心城市,更好地服務美麗廈門”建設的戰略決策,正是基于廈門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方面所具備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
陳李升表示:當前,正處于新一輪國際服務業加快轉移的大好機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并將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商務局將加大力度,深入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打造海峽西岸服務外包中心城市。”
天時: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產生疊加效應
李克強總理在2013年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首次提出了中國發展服務型經濟的施政理念,強調要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拓展服務外包”。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從戰略高度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要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
這說明,服務外包產業將成中國未來開放經濟的新支點。在跨國公司的需求、信息化,外包意識逐漸加強的本土企業需求以及國家政策扶持鼓勵這三方面因素的疊加效應下,服務外包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將會非常巨大。
但凡要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慮一個天時”,即把握好時機。正如古人說的時勢造英雄”,只要適時順應國家政策、世界潮流以及利國利民的原則,任何一個產業才能發展得好。
無疑,廈門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具有良好的天時”條件。
2010年2月,國務院批準廈門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給予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使廈門在國內服務外包行業有了地位上的突破,這為廈門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同時,《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與《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獲批,《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簽署,以及定位于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的新一輪城市和交通設施的加快建設,這都為廈門市服務外包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作為示范城市,國家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視和在稅收、人才、通信、融資、通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傾斜,這有助于廈門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培植壯大經營主體、開拓國際市場,全方位推動服務外包業務的跨越發展。
近年來,廈門市服務外包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業務形態不斷豐富,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政策日趨完善。
廈門市服務外包行業分布較為集中,形成了以信息技術外包(ITO)為引導,業務流程外包(BPO)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格局,以及軟件開發、IC設計、動漫游戲和供應鏈管理等重點服務外包領域。以億聯網絡、雅馬哈信息、舜亞科技等為代表的服務外包企業軟件研發業務頗具特色,競爭力日益提升,接單量持續增長;弘信物流、廈門外代和廈門聯合船代等一批從事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為客戶提供產業鏈上的資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等供應鏈解決方案。
據統計,廈門2010年離岸外包執行金額為2.03億美元,2011年達到3.14億美元,2012年達到4.94億美元,2013年達到6.49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近50%以上。2013年,廈門市新增服務外包企業14家、大專以上從業人員11355人,離岸合同執行金額千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數達到15家。僅廈門軟件園內企業實現銷售和稅收收入分別達到318.12億元和9.70億元,同比增長20.6%和16.5%。
地利:地域特質與對臺優勢成就有利地勢
今年起,廈門全面推進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廈門有五大美麗特質,包括山海格局美,發展品質美,多元人文美,地域特色美,社會和諧美。
此乃廈門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地利”。作為一個魅力十足的最早對外開放的濱海城市,廈門曾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稱號,在2011中國城市科學發展典范城市”中名列第一。在交通設施方面,海港、空港、鐵路、公路齊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是中國十大繁忙機場之一,2013年旅客吞吐量198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廈門發達便捷的鐵路、高速公路、港口航運等水陸路交通設施,較為完善的水、電、氣、通信以及教育、醫療、商業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都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廈門具有獨特的對臺合作交流區位優勢,其東面的臺灣海峽是東北亞與東南亞、太平洋北部與印度洋沿岸海上交通的戰略要道。閩臺之間擁有的五緣”優勢,也成為廈門市承接臺灣服務外包業務的獨特優勢。比如:兩岸首個合資呼叫中心——廈門碩泰商務科技公司已經獲批成立并開展業務;以西基動畫和旸升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動漫游戲和呼叫中心等對臺服務外包地域特色已經形成。同時,已連續在廈門成功舉辦十七屆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也為廈門的服務外包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業務機會提供了明顯的便利條件。
目前,以臺灣、日本和北美為主要目標市場,廈門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市場結構特色明顯,已涌現出一批對廈門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優秀企業。如:正航、芯群等企業主要承接臺灣軟件開發、IC設計等業務;歌樂電子、雅馬哈信息、銀據數據等企業則主要接包日本的工業設計、軟件開發、數據加工等業務;戴爾、億聯、翼華科技和鈴盛等企業,主要承接北美市場業務,從事計算機、通訊設備、金融和保險等行業的軟件開發服務。
人和:高校密集培養與政府高效服務吸納人才
經濟的競爭,發展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如果沒有相關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支撐,企業的發展難以邁步,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也不例外,所幸在天時”與地利”的基地上,廈門在人和”這一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
廈門擁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等設立了計算機科技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圖形圖像、數碼動漫及多媒體制作等專業,能為服務外包企業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中軟國際ETC培訓中心、福建微軟技術中心、北大青鳥、萬策智業、IBM服務外包人才實訓基地等人才培訓、實訓機構,每年為廈門輸送實用人才近1.5萬人,保證了廈門市服務外包企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而且,廈門市委市政府對于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及時成立廈門市服務外包發展領導小組,并認真落實國家的服務外包相關政策,并相應制定出臺了配套辦法,大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政府服務意識強,辦事效率高,工作管理規范。為此,廈門市被評為2012中國服務型政府十佳城市”的第一位。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了良好的運營環境。
種好梧桐鳳自來。良好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的關鍵。
位于廈門市本島的廈門市軟件園二期是廈門發展服務外包的最主要載體,也是國內服務外包最大的單體園區。2013年,全園實現銷售收入318.12億元,占全市軟件和服務業總銷售收入的57.18%,獲評第四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其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9家,占全省入選企業數的50%。園區重點扶持培育軟件研發、IC設計研發、數字媒體開發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到2013年底正式入駐企業568家,其中服務外包企業約占全市的80%以上,員工超5萬人。
除在廈門軟件園的交通、生活、商業配套服務設施方面重點投入、完善配備外,在公共平臺建設方面,僅2012年廈門市就新增1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35個自主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目前,廈門已經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7個部省級工程中心,擁有一批科研帶頭人才和雄厚的技術力量,可為未來產業集群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所有這些,都產生了極佳的服務外包人才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