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相較中國制造”(MadeinChina)的聲名鵲起,中國服務”的頭銜確實不夠響亮。然而,在中國制造”進入低增長、緩增長拐點后,中國服務”卻飛速發展,成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之一。外包業務飛速增長盡管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依然保持了40%左右的快速增長。”商務部研究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任鴻斌說。根據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統計,2014年1月至5月,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65248份,合同金額400億美元,同比增長43.5%;執行金額272.7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70.6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執行金額185.4億美元,同比增長33.7%。這與我國整體外貿數據的慘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海關統計,2014年前5個月,全國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2%。其中,出口5.4萬億元,下降2.7%;進口4.9萬億元,下降1.6%。任鴻斌表示,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專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接包能力顯著提升,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的特色日益凸顯,業務市場逐漸從美歐日拓展至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仍然是購買國際服務的主要發包市場。1月至5月,我國內地承接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的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43.2億美元、27.2億美元、27.2億美元和19.0億美元,分別占執行總額的23.3%、14.7%、14.7%和10.2%。從產業結構上看,前5個月,我國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知識流程外包(KP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占比分別為53.3%、32.5%和14.2%,信息技術外包仍占主導地位。醫藥與生物技術研發和測試、產品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知識流程外包業務增長迅速。到2020年,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張至1.8萬億美元以上,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占比將進一步提高。”任鴻斌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深入推進及鼓勵在岸服務外包發展政策舉措的細化落實,國內服務外包業務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提升趨勢明顯,我國正快速邁向服務經濟時代。中國服務”釋放價值在世界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成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之一。”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萬連坡表示,首先,我國國際(離岸)外包業務增長迅速,在外經貿所有業務領域一枝獨秀,成為服務貿易發展的新增長點;其次,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提高,日前已超過了0.7個百分點。根據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未來幾年,我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將保持40%左右的增速,2015年將達到合同金額850億美元。因此,結合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現實,服務外包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會進一步增強。再次,服務外包成為吸納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的新渠道。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5969家,從業人員561.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74.6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6.7%。自2008年至2013年,服務外包產業吸納從業人員數量由52.7萬人增長到了559萬人(平均每年新增就業80萬人)。由此可以看出,服務外包已經成為我國破解就業難題尤其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新渠道。最后,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超過20%,已成為服務業發展的強勁新動力,是服務業跨國合作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依托。而在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季琦看來,中國制造”轉型的方向正是中國服務”。這是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成本日益上升、人民幣升值加劇等,‘中國制造’優勢不再,但‘中國服務’發展卻恰逢其時。”季琦表示,大力發展中國服務”,還能緩解制造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避免貿易摩擦等。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服務業在中國的GDP中占比增至46%,首次超過了制造業的44%。這再次證明,中國要想實現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服務業的發展及內部結構優化將成為著力點。事實上,‘中國制造’是低工資的中國人為全世界制造廉價產品,而‘中國服務’恰恰是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季琦認為,中國服務”釋放出的價值將遠遠大于中國制造”。
標簽:鷹潭 黑龍江 鷹潭 大興安嶺 學校通知 丹東 東莞 昌都
上一篇:中國服務外包業直面“3.0時代”
下一篇:訂單“有得做,沒得賺” 服務外包站在發展拐點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