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蘇州1月9日電(通訊員石焱 記者李錦)1月6日,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SISO)舉行發展咨詢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等來自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近40位專家參會,為服務貿易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研究出謀劃策。
蘇州工業園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知評指出,外包學院的發展歷程伴隨著蘇州工業園區開放綜合實驗的開展,已經發展成為全省、全國在服務外包、職業教育領域的知名品牌。
蘇州工業園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立新宣讀了《關于聘任學校第三屆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的通知》。楊知評為學校第三屆發展咨詢委員會主任馬樹超頒發了聘書,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管愛琴、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校長呂紅軍等35位專家受聘成為學校新一屆智庫”。
發展咨詢委員會作為外包學院的專家庫”和智囊團”,于2010年1月組建六年多來,各位專家在制訂教育發展規劃、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推動學校國際化發展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學校也切實地把專家在會議中提出的金點子”變成了學校發展的任務書”,按時間表具體進行落實。
會上,外包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嚴世清作了《學校2016年發展匯報及服務貿易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改革報告》。報告中指出過去的一年作為外包學院省示范高職院校建設的起步之年,學校進一步深化辦學特色,成功創建了江蘇省BPO(業務流程外包)產教融合實訓平臺;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學??蒲心芰︼@著提升,師生在國內外各項賽事中獲得58項榮譽;招生就業繼續實現了進出兩高,各項數據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均排名前列;同時通過加強校內創新創業教育,涌現出了一大批創業典型。學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深度合作企業達到了98家,企業參與授課達2800課時,共同開發課程58門、教材26本;學校還積極承擔社會服務的責任,承接商務部、江蘇省和蘇州市的橫向研究課題9項,開展76項項目培訓,累計培訓人次達到了13000余人次。
上一屆發展咨詢委員的專家提出學校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沿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全面推動學校辦學國際化進程提出了諸多建議。在上年度中,學校根據專家建議,在海外人才招聘、教師海外研修、學生出國互訪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設立了國際學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學校的交流合作,一系列措施的陸續開展為學校的國際化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服務貿易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上,學校通過開展廣泛的調研,認為服務貿易人才必須熟悉國際服務貿易的行業規則、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及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熟練掌握各項IT技能和信息管理平臺、具有跨專業及學科的知識結構。在構建這一體系的過程中,外包學院通過鼓勵教師跨學科攻讀第二學位、培養教師的人文精神及國際視野等措施,推動了教師的專業跨界融合;通過構建分層多元、跨界互選的課程體系,設立跨專業、跨學科、跨文理的課程群,實現了學生的專業互通、學科互通、文理互通。
隨后,各位專家分為三組,圍繞服務貿易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改革”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為學校下階段的發展建言獻策。大家暢所欲言,思想激蕩,對學校2016年取得的成績表示了高度認可,對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緊緊圍繞省示范高職院校建設的各項目標而采取的各項措施給予了良好評價,并圍繞跨界融合、完善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服務貿易人才與園區發展的對接,對人才職業精神、職業素養及法律法規體系的教育,進一步走好國際化辦學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可供借鑒的意見和建議。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職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馬樹超最后總結中提到,服務外包產業已成為國內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互聯網+”、智能化、人才共享平臺、跨境電商等新概念不斷加速服務外包的創新與變革。一帶一路”的開放戰略,國企、醫療體制、金融體制的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綠色發展新型智慧健康城市、服務業對外開放等均將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釋放出重要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還需要產業界、教育界和政府三方合作,今天的會議上專家們認真負責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希望學校要與時俱進,緊跟技術發展的趨勢以及產業發展的趨勢,在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國際化辦學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同時要瞄準主干、加強調研、建設優秀特色專業群,加快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引領行業發展,為園區、為蘇州、為長江經濟帶戰略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輸送優秀的服務外包人才,成為內涵清晰的中國服務外包第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