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性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不斷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呼叫中心業務(包括外包服務),是提升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以及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結合國內外各大調研機構的研判,以及我們的調研數據都表明: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地區以現代信息服務業為核心的新興服務經濟正在迎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浪潮。目前,以呼叫中心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的迅速發展,為中國新一輪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作為現代服務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呼叫中心產業集現代信息行業、高科技行業、客戶服務行業、服務外包行、I匕等于一體,且其零排放、零污染’,、‘‘零能耗的特性,以及幾乎不對生態環境構成任何威脅和破壞的屬性,完全符合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利益。
具體而言,呼叫中心產業將為整個中國的發展帶來以下4大社會效益:
.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相關投資環境
.提高居民收益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改善部分地區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打造行業人才高地,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養
從市場整體而言,中國的呼叫中心市場政策面依然維系了前幾年的趨勢。前兩年在大部委改革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特別設立了軟件服務業司,作為專門指導、協調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專業司。呼叫中心即屬于該司管理范疇內。從地方的發展來看,除了上海、北京、大連等服務產業發展較快的城市,江蘇省、山東省、西安、重慶、成都等各省市也先后推出政策扶持服務產業的發展。從建立服務外包園區到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各級政府期望把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從大環境上政府正在積極推進呼叫中心產業,確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大連、深圳、廣州等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個試點城市實行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地方政府牽頭,民間機構協助的呼叫中心產業園區成為發展高潮。優惠的政策條件、豐富和低成本的座席資源,將吸引國內外的外包.呼叫中心運營商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呼叫中心服務外包項目也將會更多地流向中國。
與此同時,從2008年初起正式生效的《新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密集型的呼叫中心企業和相關機構的影響正在接下來的時間逐步加深。可以看到,新勞動合同法導致了用工成本的提高,無固定期限合同使企業用人更加謹慎,人力資源部門也因此增加了許多工作量。短時期看來,新勞動法為企業的用人增加了許多條條框框。但是從長遠來看,新勞動法強化企業規范用人制度,保護員工利益,提升了企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