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盡管一些傳統行業在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過程中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但仍無法阻擋“互聯網+”的全社會浪潮;而盡管“互聯網+”的浪潮已從沸點恒溫至熱點,卻仍有很多行業由于種種原因無法與之接軌。沒有誰甘心只做時代的見證者,更多人想做的,是成為親身參與時代變革的一份子。
如今,很多企業對互聯網營銷都已不再陌生,傳統企業更是擠破頭都要往互聯網市場里鉆。然而,往往行動有,結果卻差強人意。再好的項目,如無法落地,只是一紙空談。簡單說,沒盈利就是無用功。
互聯網+非孤立存在
在互聯網+的概念領域極速膨脹的過程中,泡沫與機遇并存,如何正確與互聯網相融合,而非簡單相加,才是行業需要正視的問題。換而言之,互聯網不是萬能的金手指,如果沒有做好準備,1+12也絕非不可能之事。那怎樣才能更好的與互聯網+接軌?才能把握住互聯網+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對此,景安網絡董事長楊小龍近日出席某活動時表示,“互聯網+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是新技術和新優勢,而非壓力。互聯網+的概念化擴張時期早已是過去式,但各行業落地情況卻參差不齊。究其原因,互聯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僅需要大量的理論依據,還需要更高新的技術和更前瞻的理念作為支撐,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等”。

正如楊小龍所言,互聯網+“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它只是一種新型思維,或一種轉型的手段。
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線上能力與線下資源必須如何完美融合?作為河南互聯網龍頭企業,景安網絡用實踐證明:在全社會互聯網+的時代,雖眾多傳統行業亟待轉型,但企業不能盲目隨從,而應秉持融合性思維,采用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綜合多種要素,這樣才能達到與互聯網相加的目的。
互聯網+之路: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近年來,在企業“大數據戰略計劃”的指引下,景安網絡依托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已經形成的產業優勢,通過充分利用自身龐大的海量數據資源,創新運營服務思路,及其頗具特色的高新技術閉環,為政府及企業的管理與運營等核心層提供著多方位支持,并在運作過程中取得了廣受矚目的成績。
2016年4月,景安網絡與民生藥業集團達成戰略協議,成功啟動O2O醫藥三級零售體系,在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新模式、加速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掀開了互聯網醫療領域新的篇章。

據悉,該項目以醫藥進銷存綜合管理系統、虛擬藥店、O2O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等六大自主建設運營系統為支撐,基于互聯網,安全、高效地完成了醫藥零售在業務領域、流通領域、門店管理、移動收銀等整個供應鏈上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管理,極大提升了醫藥零售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運作效率,實現了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購藥”的藥事服務,成為眾多國內藥企爭相借鑒的典型運作范例。

另外,景安網絡在互聯網+景區、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工業等各行業領域均構建出獨特的優秀技術方案和創新建設模式,使傳統行業的互聯網+之路“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為河南及全國互聯網+戰略深入落地提供了大量寶貴實踐經驗。

未來已來,你還不來?
互聯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跨界整合,將重塑360行和互聯網產業生態,重新定義行業邊界。在這種情況下,以社會化合作協同為基礎的互聯網+,將通過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動社會進步,為各階層參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實現多方共贏。
可以預見,在傳統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打通經濟發展的“主動脈”,成為未來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如何帶著互聯網的思維,利用好這些高新科技,實實在在的擁抱互聯網+,并使之與傳統產業相融合,力促經濟轉型升級,這些才是已來到互聯網+“下半場”的企業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