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年初的時候,《王者榮耀》的勁風就已經開始席卷全國了,但它的熱度在比來幾天才達到頂峰。7 月 3 日與 7 月 4 日,《人民日報》連發兩篇評論文章批評騰訊旗下游戲《王者榮耀》“陷害人生”,并稱加強“社交游戲”監管刻不容緩。

文章指出,《王者榮耀》這款游戲在面向社會時“不停在釋放負能量”,對孩子存在兩方面的不良影響:一是游戲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不雅觀和歷史不雅觀;二是過度沉溺讓孩子在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
在 4 日的文章中,評論則將重點放到了“監管”上,體現這是一道從未有過的社交游戲監管難題,亟待幾方聯手破解。
面對官方的負面評價,隨之而來的就是股價的應聲下跌。騰訊控股股價在 7 月 4 日大幅下跌,收盤下跌4.13%,報收于 269.2 港幣,一天之間市值蒸發了1118 億港元。
如果你是一個平時遠離游戲的人,你也許會驚訝于這個結果:為什么一款游戲能讓一家互聯網巨頭受到如此之大的沖擊?但事實上,這款游戲絕不但僅給騰訊這家公司帶來了沖擊,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話題中心。
“吸金王”騰訊
事實上,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騰訊還是一家以社交為主業的互聯網公司。你不能說這是一個錯誤的答案,但如果我們回歸到最實際的收入與盈利層面,騰訊已經在事實層面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游戲公司。
如果你不信,那就來看看數據吧。
按照騰訊本年三月發布的 2016 年全年財報顯示,2016 年全年,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 1519.38 億元(219.0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48%。其中全年網絡游戲收入為 708.44 億元,占總收入的 47%;由騰訊運營的《英雄聯盟》游戲在全球所有 PC 客戶端游戲中收入排名第一;在 iOS 系統中騰訊是全球游戲暢銷榜中排名第一的發行商。

隨后,市場咨詢公司 Newzoo 在 3 月 24 日公布陳訴稱,按游戲營收計,騰訊再次在 25 家最大的上市游戲公司中排名第 1 位。2016 年,騰訊與游戲有關的營收增長 17%,上升至 102 億美元,力壓索尼和動視暴雪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第一,占據了全球游戲市場 13% 的份額。
而從《王者榮耀》這塊來看,其歸屬的移動手游業務也在這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漸漸超過了端游的市場表示。
在本年 5 月 17 日,騰訊公布了 2017年最新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騰訊控股總收入達 495.52 億元,同比增長 55%;其中,網絡游戲收入增長 34% 至人民幣 228.11 億元;而手游所帶來的收入則達到了 12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7%,這意味著移動手游的收入已經占到騰訊總收入的 26%。

而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App Annie 近日發布的 2017 年 5 月全球手游指數榜單顯示,在收入排行中,《王者榮耀》《夢幻西游》《皇室戰爭(ClashRoyale)》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三款手游。而騰訊公司共有五款游戲進入全球收入前十,別離是《王者榮耀》《皇室戰爭》《部落沖突》《糖果粉碎傳奇》《天龍八部》。除《王者榮耀》和《天龍八部》之外,其他三款游戲都來自去年被騰訊收購的芬蘭游戲公司 Supercell。可以說,騰訊已經成為全球手游界當之無愧的“吸金王”。
所有的數據都告訴我們,第一,騰訊是一家在收入上以游戲為主業的公司;第二,騰訊已經成為了全球游戲行業收入最高的公司;第三,在移動手游領域,騰訊也是全球收入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也許沒有哪款手游比它更成功
即使是騰訊本身,也沒有想到《王者榮耀》這款游戲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累計注冊用戶超 2 億,日活躍用戶超 8000 余萬,月活躍用戶達 1.63 億,較去年 12 月增長了100%。
在收入上,《王者榮耀》本年第一季度就拿下了高達 60 億元人民幣(8.76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平均每天有 8000 萬-9000 萬場對局,一個季度的收入直逼微博 2016 財年全年凈營收;其內部人士也曾透露最高日收入就可達到 2 億,而這些收入的來源大都是玩家購買游戲內英雄的皮膚所得。

按照第三方數據機構 App Annie 發布的 2017 年 5 月全球手機游戲指數陳訴,《王者榮耀》毫無懸念登頂蘋果 iOS 和安卓 Google Play 全球收入榜。而且,《王者榮耀》只算在蘋果 iOS 平臺的收入,就已經超過第二名、日本 MIXI 公司運營的《怪物彈珠》全平臺收入。
當我們追問《王者榮耀》為什么會如此成功時,也許科技媒體們給出的幾個理由值得我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