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7月10日消息,日前,一篇標題問題為《沒敗給市民本質,卻輸給了持續高溫!上海首家無人便當店上線幾天就撤空停運》的文章刷屏伴侶圈,這也引起了人們對無人超市的熱議。

繽果盒子無人便當店
有報道稱,繽果盒子上海首家無人便當店內甜甜圈因高溫軟化的現象,而且在配置的照片中看到繽果盒子無人便當店外撐起兩把遮陽傘。可見持續高溫對繽果盒子的確是一個考驗。
據悉,繽果盒子定位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復制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當店,定位是全新社區智能化項目,目的是為高端社區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生鮮及便當辦事。
繽果盒子是繼AmazonGo之后,希望構筑線下新零售便當店又一代表,國內玩家還有廣州甘來信息。具體的購物流程就是掃開門二維碼,智能識別開門——將選購商品放置到收銀臺檢測區——掃一掃付款。
不過,據體驗過的用戶反映,在選購的便捷度上,繽果盒子跟AmazonGo還有必然的差距,AmazonGo通過視覺識別,按時捕捉人和物的關系,將支付環節省略,而繽果盒子仍然有支付環節,用于確認人和物的關系,而偷盜行為捕捉方面的視覺技術,目前市面上所有技術都不可熟,繽果盒子也一樣。
正在舉行的淘寶造物節上,阿里無人咖啡館“淘咖啡”也首次表態。TechWeb體驗發現,線下無人咖啡館在消費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好比,會收網絡影響,出現無法識別人臉、自動付款等行為,這時候仍然需要人工收銀員。
其實,無論是亞馬遜的AmazonGo還是“淘咖啡”,想要真正做到無人,又不影響用戶體驗,那它所采用的技術、辦理方面的成本,一定非常高。除非進行大規模的復制、使用,才有可能降低其成本。
但問題在于,這樣的無人店,對人流量、用戶人群以及產品結構,都有必然的要求,,好比至少要是人流量密集的商業圈、住宅區等,不然可能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都是無人超市的門檻。
針對關店一事,繽果盒子相關負責人向媒體回應稱,“當然不會關,但溫度過高只有下架貨品一天,調整下硬件,最晚下周一就能重新營業。”(周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