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投資千億建立達摩院,馬云成立公寓聯盟進軍租房市場,馬云在云棲蝦米音樂節獻唱《傳奇》,馬云……根據新聞理論,對一個新聞人物的長久播報會造成受眾的閱讀疲勞,但我TM有什么措施啊?也不但僅是老斯基,全國的媒體這十五年來都沒措施,不報馬云,報誰?
1999 年,馬云創建了阿里巴巴,一家皮包公司罷了。不過,從最初的皮包公司到今天的第一民企,阿里巴巴已經 18 歲了,這段時間中國都換了多少“呵呵”?真尼瑪流水的“呵呵”,鐵打的馬云!
如果僅此罷了,馬云依然無法在 18 年間占據新聞頭條,因為新聞就是“新鮮事物”。新鮮的事物,在任何一個國家中都以年輕報答主體創造,唯有中國,基本被一群五六十歲的老頭壟斷了。好比,馬云已經五十多歲,但他依然是中國最新鮮事物的源泉……

(講真,這群老頭可以去跳廣場舞了……)
一個牛逼的男人,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恭維一個五十歲大媽,說她像十八歲一樣斑斕。但是,這依然無法改變大媽五十歲的事實。So,不管中國互聯網大佬們的創新能力多么牛逼,依然無法改變他們已經老去的事實。不但僅是馬云,你看看雷軍、周鴻祎、丁磊、張朝陽……連最年輕的馬XX都 45 歲了。二十年前,他們開創了中國互聯網時代,二十年后為毛還是他們,接班人呢?
雖然中美兩國的互聯網并稱G2,但接班人這方面,我們連美國的尾燈都看不到啊。美國互聯網產業,那是老中青三代齊全,每個類別行業都有接班人。但在中國互聯網界,誰敢站出來說本身是馬云的接班人?

(創業都能大賽,嚇屎馬云……)
呵呵,尋找馬云接班人是中國最大的生意。不過,從各種客不雅觀條件來說, 90 后成為馬云接班人不是一件難事。首先,互聯網界的“爸爸”,風投界就絕對支持 90 后取代馬云,或者說是支持 90 后把那些五六十歲的互聯網大佬們,全部取代!
不管是BAT,還是四大門戶網站,或是京東、360……總之,這些大佬們的企業對于風投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因為風投喜歡百倍以上的回報率。但是,這幫大佬們的企業又攻克著互聯網空間啊!
So,前幾年,整個風投界拼命給 90 后創業者燒錢,而馬云創業時曾連續被 37 家投機機構拒絕!再者,馬云作為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基本把很多雷都替 90 后踩了……更重要的是,在互聯網產業中,年齡就是硬傷!
1995 年,馬云在去美國的一次出差中,偶然知道了世界上還有互聯網這個玩意。也就是說,馬云是三十多歲才第一次接觸互聯網,而今天的 90 后,生于互聯網啊!所以,無論從產業歷史規律上,還是年齡上, 90 后接班馬云等大佬都是一定的現象!

于是,在風投資金的支持下,前兩年突然冒出了一批互聯網 90 后接班人。講真,望著那些青澀自信的臉龐,老斯基曾真以為另一個時代已經啟動了。然而,風投慘成狗啊!
互聯網是聰明人的行業,那么馬云聰明嗎?如果說馬云聰明,那么創業條件比馬云好百倍,還失敗的 90 后就笨嗎?如果說 90 后笨,那么風投呢?至少,風投界大佬,四十多歲的周亞輝忍不住了,不要風度地出來和 90 后創業者撕X。

(最后,都不要體面了……)
2015 年,“空空狐”,海龜 90 后余小丹創建的一家電商公司,獲得了包孕周亞輝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投資,好幾千萬資金啊。嗯,理論上來說有了這么大一筆資金,應該大干一場嘍。結果,余小丹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便花光了投資人 5000 萬元的現金投資款,公司陷入經營危機。如果說是公司發展標的目的錯誤也就而已,周亞輝還能忍,但是……
哦,周亞輝撰文說,余小丹挪用用戶資金 200 多萬元,私自動用投資款,給干媽開5W月薪,還給本身買奢侈品、發獎金……總之,就是這位 90 后完全沒把那 5000 萬資金當成公司的錢!
也不但僅是周亞輝被耍了,更牛逼的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創新谷三家風投公司也被耍了。也是 2015 年,他們給一個 98 年小女孩王凱歆搞的神奇百貨(電商)投了 2000 萬。結果之后就是,公司運營數據造假、燒錢過快、野蠻搬場、暴力裁員……去年 9 月,三家投資機構就對神奇百貨進行了破產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