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三五”以來,我國經濟在整體上加快了發展步伐,與此同時物流業的管理理念也伴隨著經濟發展迅速進步。物流企業必須綜合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尤其是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優化當前物流倉庫的管理和組織結構,使用高效、方便的物流倉庫管理系統,為物流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而物聯網是基于互聯網和現有通信網等信息載體,使所有獨立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信息交換的網絡。它是實現物流“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手段,是現實世界中各種對象相互連接的網絡。這有兩層意思:首先,它本質上不僅簡單是互聯網,而是基于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其次,它的客戶端推廣到了任何存在的物體,通過網絡實現各種物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
具體到物流倉儲方面,由于“零庫存”在很多物流供應鏈都很難實現,所以倉儲也是配送中心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倉儲貨物種類繁多而且流動量非常大,因此傳統的倉儲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物流配送的需要。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物流配送倉儲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集約化的存儲。
在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用到的物聯網技術有以下:RFID托盤標簽、RFID貨物標簽、RFID儲位標簽、工作人員RFID終端、溫度傳感器標簽、光傳感標簽、讀取設備等。通過這些技術的應用,結合物聯網建立的物流配送系統,可以實現整個倉儲過程的可視化、智能化與自動化,完成貨物的合理調配,人員的合理分配,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配送中心的每個儲位也可以應用RFID標簽,通過WMS可以搜集每少儲位的信息數據,并且通過配送中心的倉儲系統計算出儲位最佳利用方案,實現儲位利用的優化配置。
對于一些對特殊貨物,像是生鮮易腐的產品或者易碎的產品,由于它們的保存對于溫度、濕度和存放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可以通過一些傳感器來實時感知這些特殊貨物的狀態,并將獲取數據傳遞至配送系統,保證貨物的安全完好。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在各國在力推進物聯網建設時,國際上形成了以UCC、ISO/EAN/UID、AIM五大物聯網標準體系,對于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一一RFID(射頻識別技術),服務提供商的標準各不相同,使得系統間不能互聯互通,給物聯網的建設和管理帶來了技術上的障礙。因此,物流應用物聯網技術,電子標簽的技術要降低門檻,達到流水線生產,制造電子標簽的原材料要供應充足。對于金屬和液體物品的運輸,要有抗干擾能力,方便物流管理部門的監控。
同時,對于組成物聯網的接收設備、傳輸網絡、識別系統的成本費用,進行批量生產,優化技術投資,達到普及推廣,減少物流企業的成本負擔,使物流企業積極投入到物聯網,使應用程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