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得以深遠發展的今天,信息化社會對通信的要求己經不僅僅限于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傳感技術、RFID和網絡技術的成熟使人與物品,物品與物品之間的通信成為可能,這就帶來了物聯網概念,它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
由于物聯網產業鏈長,應用面廣,產業關聯性更為顯著。上下游產業之間的不斷深化合作交流與良性互動是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各地區都大力建立起物聯網產業聯盟和物聯網產業園區,其主要目標是在于強化物聯網相關產業之間的互動,將關聯性產業和支持性產業交錯在一起,形成完善的產業配套服務體系,并強化物聯網產業間的協作,降低要素供給成本和信息獲取成本。
不可否認的事物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加速器。物聯網產業的優勢就是可以和所有產業進行融合,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在網絡經濟與物聯網經濟逐漸融合,物聯網技術使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進行無縫聯接,不僅促進了網絡經濟的進一步繁榮,解決了網絡經濟發展的瓶頸,而且還促進了傳統行業的升級。
例如物流業的發展。物流業從傳統物流走入現代物流,再通過物聯網的融入,形成了現在正蓬勃發展的智能物流。以中國中遠物流公司為例說明,中國中遠物流是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第三方物流企業,主要代理家電物流業務。該物流公司建立了企業門戶和電子數據交換平臺,能給為客戶提供便捷的電子商務平臺,客戶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及時跟蹤、了解商品物流的每個環節。同時,中遠物流公司在產品下線開始,就為生產企業(如海爾、長虹、TCL公司等)進行商品調撥或配送,定制面向該公司經營范圍的物流網絡配送計劃和備貨計劃。中遠公司在國內大部分省市、自治區建立了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擁有配送車輛300多輛,其中配備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車輛約達百輛。其業務上采用縱向一體化發展模式,在公司內部進行優化整合,包括人財物全方位的科學分工,合理調度,整體布控等手段將資源有效的規劃,不產生多余的內耗。另外,中遠物流每年要花費幾十萬元聘請專門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客戶滿意度進行管理,建立并完善TCSS系統(客戶滿意體系)模型,建立穩定的客戶群。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標準的制定無相關經驗借鑒,需要承擔很高的成本,因此政府需要保證標準制定過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同時需要改造其公共服務的職責,推動政企合作以實現標準制定的定位準確,運用性強等特征,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作用機制。
而物聯網又應用于各個產業,而各產業的發展是需要不同的標準的,物聯網若要制定具有共性的標準需要將各行業、各部門集中起來加強溝通與聯系,均衡的滿足各行業和各部門的應用要求,同時也要能夠滿足物聯網的整體發展要求。各產業及部門共同商討,發揮帶頭企業的作用,提高制定統一標準的效率。所以,制定并引入統一的標準,提高技術使用數量,需要標準的規范化。規范的標準可縮短技術標準實施后市場的認可時間,有利于成本的減少和效用的提高,促進物聯網的規模化產業化。因此需要做到標準的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