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日本已經將物聯網技術開始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u-Japan ×ICT政策將信息通信技術全面融合到生產生活各個領域。將物聯網技術推動社會整體升級,繁榮地方經濟,促進生活方式的改變,全面進入泛在網絡社會。日本政府將這一階段的目標聚焦到通過物聯網技術的創新帶動產業鏈的升級,進而使之更深層的融合,拉動日本經濟的復蘇。為了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日本在政府、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發展模式。政府負責宏觀規劃和統籌布局,科研機構進行技術及配套設備的研發,企業參與并創造產值,產生經濟效益。從不同層面進行聯動協作。
目前,日本主要是將物聯網技術全面應用,建設完成以云服務覆蓋100%的社會網絡環境,創新云服務業務,生產高附加值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將日本推向世界,使其產業內的云技算服務標準統一。同時進行云計算技術的創新和標準化的制定。日本將積極參與關于云計算及服務方面的國家研討,關于云服務達成國際共識,利于日本云計算產品的面向世界。日本政府還著手對于信息安全和數據保障等方面規則的完善,并積極鼓勵創新、以及基于海量數據的實施處理,從而拓新市場領域。
其實,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簽技術。以簡單RFID系統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筑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無數移動的標簽組成的,比Internet更為龐大的物聯網成為RFID技術發展的趨勢。
我國RFID企業總數雖然超過100家,但是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在超高頻RFID方面。從包括芯片、天線、標簽和讀寫器等硬件產品來看,低高頻RFID技術門檻較低,技術較為成熟,產品應用廣泛,目前處于完全競爭狀況;超高頻RFID技術門檻較高,國內發展較晚,技術相對欠缺,從事超高頻RFID產品生產的企業很少,更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僅以RFID芯片為例,RFID芯片在RFID的產品鏈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其成本占到整個標簽的三分之一左右。國內UHF頻段RFID芯片市場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成本較高,成為影響產業發展的問題。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且我國在標準制定和核心技術研發方面相比較于國際先進國家比如美國、歐洲、日本等還有較大差距。
從我國物聯網產業分析的角度來看,產業鏈中、上游環節面臨來自全球500強的實力雄厚的海外國際企業的嚴峻的市場競爭;我國物聯網產業整體實力欠佳,且產業鏈各個環節銜接不暢;基礎芯片和核心設備環節薄弱;應用環節尤其是行業應用環節也是需要大力發展和突破的薄弱之處。
從產業現狀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制約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有三大主要因素:其一,標準制定滯后;其二,行業應用面臨多種障礙;基礎芯片等關鍵器件的研發和制造能力薄弱。
因此,我國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要積累核心競爭力,突破關鍵技術,通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占領新的信息戰略高點,就需要著力突破以上瓶頸,在政府與政策層面進行戰略戰術的決策和規劃,科研層面進行體制創新等。同時還要通過牢牢把握應用市場、制定行業應用標準,占領物聯網標準主導權;增加全國性的產業統一規劃,以防止重復低效率投資;建立創新性物聯網產業集群;改革產業聯盟的定位和管理,適應新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