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對物體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對信息具有可靠傳送和智能處理能力的連接物體與物體的信息網絡。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是物聯網的特征。物聯網所涉及的關鍵技術,比如分布式計算、無線射頻技術、傳感器、嵌入式智能、無線傳輸及實時一數據交換和互聯網都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技術,并在相關領域已得到廣泛的應用。物聯網的新穎之處在于利用這些技術的交叉與融合,建立一個“物”與“物”相連的網絡,從而完成遠程實時數據交換與控制,方便人們生產生活。
因此,物聯網是互聯網(包含移動互聯網)的拓展與深化。物聯網不是重新建設一套平行于互聯網的系統,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成自身所具備的實時數據讀取、信息交換、遠程控制等特色功能。同時,物聯網除了交互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基于這些交互信息之后提供的智能決策。
為擺脫經濟衰退,搶占技術制高點,世界各國加緊對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工作。美國、歐洲以及亞洲等部分國家紛紛將物聯網列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我國也加緊物聯網規劃建設,大力研究和發展物聯網核心技術,力圖培育物聯網成為新經濟增長點。整體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策略為物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政府和機會不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政府作為市場的宏觀調控者,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卻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因為,政府可以有意識的選擇主導產業和扶持幼稚產業發展,通過產業政策、稅收政策和制度擾動,確定和改變產業區發展路徑。
物聯網產業覆蓋的范圍廣,社會影響大,在物聯網的先期建設當中,RFID、中間件等設備的投入成本高,行業擴散和區域滲透難度大,并需要對于現有的傳輸網絡進行改進、提升和技術融合。更重要的是,大規模的應用推廣工作量大、時間長,單個企業或者行業難以獨立完成,并且涉及到多個行業和機構的合作,因此,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在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協調和扶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還涉及到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等問題。一旦缺乏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將不可避免的造成一系列社會問題,抑制物聯網市場需求。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政府通過制定物聯網發展政策,為物聯網產業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和支持,引導物聯網健康發展,為相關企業的發展創造機會。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的制定者,盡管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但卻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來實現對企業市場行為的規制,其目的是保障市場經濟的公平和有序。產業集群作為市場經濟模式下的一種產物,其經濟活動也必然要受到政府規制的約束。政府對產業集群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通過制度安排來促進和抑止產業集群的形成,在產業集群形成后維護產業集群發展的安全、公平、守信的環境,從而規范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
對于物聯網而言,政府是物聯網產業集群成長的組織、策劃和規制者。在物聯網產業集群形成期,政府通常是宣傳者、策劃者、組織者和促進者;在物聯網產業集群擴張期,政府通常是支持者、保護者和管理者;在物聯網產業集群擴張期,政府通常是維持著、監督者和規范者。從目前國際新興產業發展情勢看,世界各國都看到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潛力和關鍵問題,政府將在這一行業扮演更直接、更深入、更重要的角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