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交通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現有交通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同時提高交通便捷水平和安全性。當然,智能交通要建立在城市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及服務設施之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什么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技術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從而形成的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運輸系統,目的是使交通基礎設施發揮最大效能。該技術于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美國,隨后各國都積極尋求在這一領域中的發展。
對比國際發展智能交通的經驗來看,我國的智能交通在城市的開發應用上,雖然有的項目已經實現了從研究試驗向集成應用的轉變,但大部分智能交通技術還處于雛形試驗階段,加上目前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短缺,建設速度落后于車輛增長速度,造成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存在著差距,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擁堵問題依然突出。
那么,智能交通的發展方向如何?如何徹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專家指出,從我國的城市交通的實際發展看,交通壓力會越來越大,要從多個方面共同入手,大力發展以智能交通為代表的現代交通技術,才能緩解交通擁堵現象。
一要發展城市智能公共交通技術。從世界范圍來看,加強公共交通發展是解決城市擁堵的重要手段,我們要以建設“公交都市”為目標,以公交引導城市土地開發和布局發展。這要求城市規劃建設中實施公交投資優先、公交財政補貼、公交專用道建設、發展快速公交系統(BRT)、合理限制小汽車等一系列政策。同時,進一步研究推廣公交運營智能化調度與安全保障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應急保障技術、城市公共交通多源客流數據采集、融合分析以及線網優化的關鍵技術。IC卡數據分析技術等智能公共交通技術,推動公共交通的智能發展。
二要實現城市綜合樞紐信息化。未來城市的交通將會更加多元化,客運樞紐環節更加重要。因此,要為綜合客運樞紐運營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建立以綜合客運樞紐為依托的樞紐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系統,為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者在樞紐的換乘和購票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包括樞紐運行信息采集、智能化換乘組織調度、換乘信息服務系統等。
三要研究城市交通擁堵自動收費技術和城市路網控制引導與出行服務系統。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機動車輛日益增多,要通過市場和行政雙重手段來引導人們合理出行。要研究城市交通擁堵自動收費技術,對技術在現實應用中的可操作性進行分析評價,以此控制交通流量。要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區域協調控制技術、快速路交通控制等的研究,通過旅行時間預測、出行信息發布來引導城市居民出行和停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四要通過智能交通建設,掌握城市交通排放污染控制技術。智能交通不僅可以緩解交通擁堵,還能夠降低交通運行中的污染排放。要實現這一點,需要通過集成應用低成本的路側污染物排放監測設備,建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對交通大氣環境影響的評價與預測模型,形成道路交通空氣污染評估與仿真技術;以降低排放為核心的城市路網交通管理與控制優化技術;干線公路(城市快速路)交通排放污染動態監測、控制技術;基于交通控制手段的路段車輛排放閉環控制系統,實現對污染物排放的及時控制。
智能交通管理,既關系到城市整體規劃建設,也直接關系到每一個人的正常生活,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智能交通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更加愉悅,智能交通將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