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是指某一產業的產生、成長和進化歷程,既涵蓋單個產業的發展歷程,也涵蓋產業總體發展歷程。產業發展理論就是對某一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發展周期、發展規律、發展政策、資源配置等相關問題的研究。針對某一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使我們掌握特定產業發展現狀、所處的發展階段、對其發展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等問題,這對于促進產業發展有積極作用,也有助于相關決策部門針對產業發展現狀推出相對應的產業發展政策,同時有利于企業認清發展形勢制定相應發展戰略。
物聯網產業是通過應用帶動形成新的市場業態,而不是對原有信息產業的重新統計劃分,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種是對現有產業的提升,主要體現在對相關產品的升級換代上。以目前物聯網感知終端制造業的核心產業傳感器產業和RFID產業為例,它們己歷經了數十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使它們向更加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升級,實現產品功能更新,應用范圍和市場規模的空前擴展。另一種情形是物聯網的應用對現有產業的橫向市場拓展,主要表現為量的擴張和領域的延伸。如軟件與集成服務業、儀器儀表產業、云計算產業等,它們不僅是其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與物聯網相關而產生產業發展新的風向標;云計算、軟件、服務器等由于物聯網應用產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三種情形是由于物聯網應用衍生出來的市場與服務。它們是跟隨物聯網發展產生的新興業態,例如物聯網應用服務、傳感器網絡設備、M2M通信設備與服務等。
目前,我國政府大力支持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物聯網也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發展環境,行業應用領域廣闊,市場推廣初見成效。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藥品溯源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應用,現時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也已經得到了應用,且應用模式日趨成熟。除此之外,我國物聯網主要環節也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化能力,在第二代身份證、世博門票、貨物通關等領域開展應用。
盡管我國物聯網在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己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應充分認識到,我國現有物聯網的發展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后面的道路將會更難。物聯網發展將要面臨眾多困難:缺乏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缺失核心技術和標準規范、商業模式不清晰,應用水平比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等。此外,物聯網人才尤其缺乏。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近些年來,由于金融危機以及發達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勞動力“回流”現象比較突出,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紛紛返鄉,使得發達城市人力資源優勢不在,一度出現招工難的問題。物聯網產業雖然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但是產業鏈低端包括傳感器,芯片等的制造仍需要大量廉價流水線操作工,勞動力“回流”現象的出現,使得物聯網行業的勞動力資源配置狀況發生了改變,企業因招工不足而使得整個產業發展受限,這就需要東部城市在吸引外來勞動力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對外來的務工人員,政府需不斷完善其保障機制,保護其基本利益,有效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后顧之憂。在工資分配、保險福利方面各個大型企業應給予外來務工人員與普通當地員工同等的待遇,享受相同的養老、失業、醫療、工傷以及生育保險,不歧視外來務工人員,給予其尊重。
其次,應對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人文關懷。除了物質上的保障,精神生活也是必不可缺的。外來務工人員背井離鄉在外地打拼,思念家鄉,渴望家庭的溫暖,這就需要企業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也有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最后,應定期給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免費的操作技能培訓,通過理論學習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技能操作水平。培訓經費由企業與同級財政共同承擔。企業劃撥職工教育經費,而不足部分由同級財政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