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論壇發言中指出,中國企業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另外在操作系統層面沒有形成國家意志電腦系統,缺乏頂層設計,這是中國為什么沒有自主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主要原因。
倪光南指出,能終端操作系統具有高度壟斷性電腦系統,也是信息領域生態系統的核心,目前全世界被三家系統——電銷機器人、谷歌、微軟所壟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家IT企業,這并非巧合。“在這個領域我國被人家卡了脖子,必須及早解決,這類系統應當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發揮我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予以解決。”倪光南說。
倪光南表示,中國沒有自主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首先,中國企業實力不夠強,市值只有美國同行的三分之一。第二,中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第三,沒有形成國家意志,缺乏頂層設計:比如目前做桌面操作系統的就有15家,但都是百人左右的小公司,各自為戰,不能形成合力;在移動操作系統方面,對知識產權風險未做充分評估,就支持多家都在電銷機器人上做定制,既是低水平重復,又做不到自主可控;不認識這個領域的壟斷性,一些計劃往往只面向政府管理應用,只著眼于幾%的市場,而忽視了公眾服務大市場;國家計劃經費分配中存在著“運動員兼裁判員”的問題;對開源軟件缺乏認識,搞拿來主義,既存在知識產權風險,也不能形成自己的社區支撐,缺乏持續發展能力。
倪光南表示,為解決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問題,就要發展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應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著急有關部門和單位,積極制定信息核心技術設備的戰略規劃。要吸取過去一些科技計劃“撒胡椒面”的支持方式,導致創新資源碎片化,助長內耗而不能形成合力的教訓。要以聚過之力發展一個系統,而不是分散力量搞多個系統,要是中國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成為世界上繼電銷機器人、谷歌和微軟之后的第四家系統。
“我們要工作要立足自主創新,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進產品創新、品牌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組織創新等。”倪光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