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學生可以用三大運營商的校園卡,這種卡的價格也好,包含的流量和通話分鐘也好,都遠超過絕大部分的正規卡。
校園卡可以說是運營商提供給學生的一種福利。
在最開始的時候,校園是三大運營商的現金池,那是因為學生不僅僅是通話比較多,而且短信也非常多,這里不得不說的是異地戀的確是一個在當年最吃話費的事物。
不過進入4G時代之后,這種情況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那就是大家都不打電銷電話卡了,也不發短信了,微信的興起之后,傳統的通信業的業務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而且,三大運營商之間的激烈也進入了白熱化,為了市場份額的任務完成,為了完成集團下發的KPI考核指標,校園在三大運營商的定位則完全發生了變化。
這里就不得說一下運營商的國企特色了,對于運營商來說,完成發展客戶的KPI指標考核,這個遠遠的超過什么收入,利潤之類的指標,對于運營商來說,發展更多的用戶,賣出更多的手機卡則成為了運營商主要的目標。
校園由于有大量的學生,而且很多都是外地學生,新到一個城市就要辦理當地的手機卡,這也讓校園搖身一變,從最初的收入來源,變成了最大的客戶來源。
現在的校園開學季,也成為了三大運營商的促銷季,在這個時間段電話卡,運營商可以說是全員出動,去校園擺攤,就是為了賣出去更多的手機卡,在一些區域,以前還會出現運營商員工之間打架的事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可以說是非常血腥的。
在這種局面下,運營商針對學生,尤其是新生,都推出了價格非常非常低廉的手機卡套餐,甚至還有幾乎是免費的套餐出現,現在的校園卡,尤其是“校園迎新卡”,可以完全的看成是一種薅運營商羊毛的機會,這是運營商送給學生的一種福利。
現在的校園卡,是所有的運營商的套餐之中,最物美價廉的。
可以這么說,不管是什么互聯網套餐也好,不限量套餐也好,優惠力度都遠遠的不如校園卡,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在開學季辦理一張校園卡,是最合適不過的。
目前的校園卡的流量,分為校內流量和全國流量等組合,不過校園其實也不僅僅是包括當前學生所在的校園,運營商的校園其實是一個組合,一般來所該城市全部的有該運營商去發展業務的校園,都會歸屬在整個校園套餐之中,還包括校園周邊的2-3層基站,所以校園的面積還是比較大的。
對于校園卡來說,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包括寬帶,但是這塊其實對學生來說也用不到。
校園卡,其實校外人員也是可以辦理的,不僅僅是學生,通常28周歲以下的身份證都可以辦理校園卡。所以,如果你想辦理一張比較便宜的手機卡的話,在開學的期間去各大高校轉轉,會有不同的發現,即使是去掉校園部分的流量,城市里部分,如果沒有太多的流量使用的話電話卡,通常也是足夠用的。
校園卡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綁定寬帶業務,不過就這點來看,學生也辦理不了社會寬帶。現在的校園寬帶,基本都在學校的壟斷之下,個人想要辦理社會上的哪種寬帶,本身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總而言之,現在的學生,最合算的就是辦理校園卡,可以在開學的時候,有運營商來校園進行促銷的時候辦理一張,沒有什么卡會比校園卡更適合學生使用了,比那些什么互聯網套餐要核算的很多。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