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軟交換設備是多種邏輯功能實體的集合,有著多種應用方式。針對不同的應用環境,軟交換設備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其核心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實現會話型業務的控制中心,更具體地說就是控制各種媒體網關(接入網關或中繼媒體網關)和用戶終端完成實時媒體流的匯聚、映射及交換功能。
早在2001年,我國信息產業部已完成并頒布了通信標準參考性技術文件《軟交換設備總體技術要求》(YDC003—2001),明確規范了軟交換設備在網絡中的位置、功能要求、業務要求、操作維護和網管要求、協議和接口要求、計費要求和性能指標,并規定了與網絡電話及智能網的互通要求等。這份文件滿足了國內軟交換技術的研究需求,規范和指導了國內軟交換技術的發展。
在《軟交換設備總體技術要求》中,定義了軟交換設備的主要功能結構,如下圖所示。《軟交換設備總體技術要求》定義軟交換設備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兒部分。
一. 呼叫控制功能
軟交換設備可以為基本業務/多媒體業務呼叫的建立、維持和釋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處理、連接控制、智能呼叫觸發檢出和資源控制等。
軟交換設備應可以接收來自業務交換功能的監視請求,并對其中與呼叫相關的事件進行處理。接受來自業務交換功能的呼叫控制相關信息,支持呼叫的建立和監視。
軟交換設備支持基本的兩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提供對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特殊邏輯關系、呼叫成員的加入/退出/隔離/旁聽以及混音過程的控制等。
軟交換設備應能夠識別媒體網關報告的用戶摘機、撥號和掛機等事件;控制媒體網關向用戶發送各種信號音,如撥號音、振鈴音、回鈴音等;提供滿足運營商需求的撥號計劃。
軟交換設備應具有時間監視及呼叫強迫釋放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支持用戶預置網絡運營商號碼及選擇長途運營商功能。
當軟交換設備內部不包含信令網關時,軟交換設備應能夠采用SS7/IP協議與外設的信令網關互通,完成整個呼叫的建立和釋放功能,其主要承載協議采用SCTP。
軟交換設備應可以控制媒體網關/媒體服務器發送IVR,以完成諸如二次撥號等多種業務。
軟交換可以同時直接與H.248終端、MGCP終端、H.323終端和SIP客戶端終端進行連接,提供相應業務。
軟交換應具有重選路由的功能。當軟交換位千PSTN/ISDN本地網時,應具有本地電話交換設備的呼叫處理功能。當軟交換位千PSTN/ISDN長途網時,應具有長途電話交換設備的呼叫處理功能。
二. 協議功能
軟交換設備是一個開放的、多協議的實體,因此必須采用標準協議與各種媒體網關、終端和網絡進行通信,這些協議可以包括:H.248、MGCP、ISUP、TUP、H.323、SIP、SIP-T、BICC、SCTP,M3UA、ISDNDSSl、vs.2、IUA、V5UA、INAP、RADIUS、SNMP、DIAMETER等。其中對千H.248,軟交換設備應既支持文本編碼方式,也支持二進制編碼方式。
三. 業務提供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能夠提供語音業務、移動業務、多媒體業務,包括基本業務和補充業務;可以與現有智能網配合提供現有智能網提供的業務;可以與第三方合作,提供多種增值業務和智能業務。
軟交換設備應能夠控制媒體網關或綜合接入設備(IAD)為不同的業務和用戶打上不同的業務等級。
四. 業務交換功能
業務交換功能與呼叫控制功能相結合,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CCF)和業務控制功能(SCF)之間進行通信所要求的一組功能。業務交換功能主要包括:
1、業務控制觸發的識別以及SCF間的通信;
2、管理呼叫控制功能和SCF之間的信令;
3、按要求修改呼叫/連接處理功能,在SCF控制下處理智能網業務請求;
4、業務交互作用管理。
五. 互通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可以通過信令網關實現分組網與現有No.7信令網的互通。
可以通過信令網關與現有智能網互通,為用戶提供多種智能業務;允許SCF控制VoIP呼叫且對呼叫信息進行操作(如,號碼顯示等)。可以通過軟交換設備中的互通模塊,采用H.323協議實現與現有H.323體系的網絡電話網的互通。可以通過軟交換設備中的互通模塊,采用SIP協議實現與未來SIP網絡體系的互通。可以與其他軟交換設備互聯互通,它們之間的協議可以采用SIP-T或BICC。提供IP網內H.248終端、SIP終端、H.323終端和MGCP終端之間的互通。
六. 資源管理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提供資源管理功能,對系統中的各種資源進行集中的管理,如資源的分配、釋放和控制,資源狀態的檢測,資源使用情況統計,設置資源的使用門限等。
軟交換設備可以根據業務類型或用戶業務等級屬性來控制相應的媒體流帶寬分配,能控制媒體服務器上的各種媒體資源,為智能終端/媒體網關設備提供到所需媒體資源的承載連接,如播放錄音、通知、語音信箱等。
軟交換設備應可以控制媒體網關是否采用語音壓縮,并提供可以選擇的語音壓縮算法,算法應至少包括G.729、G.723等;軟交換設備應可以控制媒體網關是否采用回聲抵消技術;軟交換設備應可以向媒體網關提供語音包緩存區的大小,以減少抖動對語音質量帶來的影響。
七. 認證與授權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能夠與認證中心連接,并可以將所管轄區域內的用戶、媒體網關信息送往認證中心進行認證與授權,以防止非法用戶/設備的接入。
軟交換設備應能夠對域內用戶和其他運營商網絡來的呼叫進行鑒權,判斷用戶是否有權限使用本網絡的業務,具體要求參見((關于程控交換機的補充規范》。
八. 地址解析功能
軟交換設備應可以完成E.164地址至IP地址、別名地址至IP地址的轉換功能,同時也可完成重定向的功能。
對于號碼分析和存儲功能,要求軟交換設備支持存儲主叫號碼20位、被叫號碼24位,并能擴充到28位號碼的能力,具有分析10位號碼然后選取路由的能力,具有在任意位置增、刪號碼的能力。軟交換設備應具有處理同一地區不等位長度號碼的能力。考慮到軟交換初期的使用,建議軟交換設備具有配置多區號的能力。多區號功能指的是在一臺軟交換設備內部可以支持多千一個區號,如圖6.5
九. 計費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將區號A內的會話與區號A和區號B間的會話都按同一種計費標準進行收費是不合理的,也會由千用戶沒有位置的標識而使軟交換設備在用戶數據管理及維護上產生混亂。為了計費的合理性及數據管理的便利,需要軟交換設備能夠支持為不同的域分配不同區號,并據此進行計費及相關維護操作。
軟交換設備應具有采集詳細話單及復式計次功能,并能夠按照運營商的需求將話單傳送到相應的計費中心。當使用記賬卡等業務時,軟交換設備應具備實時斷線的功能。
對于點到點多媒體業務:
1、可以按會話時長計費,即可以對呼叫中每一媒體類型的會話時長分別計費;
2、可以按流量計費,即按會話中每一媒體類型的流扯分別計費;
3、可以進行組合計費,即對話音按時長計費,對視頻或數據按流量計費等。對于點到多點多媒體業務:
4、可以按會話時長計費,既可以對多段分別進行計費,也可以對呼叫中每一媒體類型的通話時長分別計費;
5、可以按流量計費,既可以對多段分別進行計費,也可以按通話中媒體的總流量計費。
十. 操作維護和網管需求
軟交換設備應既能支持本地維護管理,又可以通過內部的SNMP代理模塊與支持SNMP協議的網管中心進行通信。軟交換設備應支持配置管理,包括脫機、在線配置,并提供命令行和圖形界面兩種方式對整機數據進行配置;提供數據升級功能等。軟交換設備應支持故障管理,可以定期地執行系統自檢,檢測自身過載情況的發生及其嚴重的程度,合理協調內部工作,減小過載導致的不良影響。軟交換設備應具備完善的告警系統,并可以按照故障的嚴重程度分類,一般至少應分為兩類,即緊急告警和非緊急告警。軟交換設備應能夠提供業務統計功能,以反映本設備的業務負荷信息和運行狀況。軟交換設備應具有業務量測最和記錄功能,可以根據各類接續進行呼叫次數的統計。軟交換設備應支持話務控制功能。根據對話務統計數據和設備運行狀態分析,通過人機命令預定或即時執行話務控制命令,以達到有效疏通正常話務,遏制超量話務對網絡沖擊的目的。軟交換設備應對維護員的訪問權限有嚴格的規定。維護員登錄時要求賬戶和密碼,系統對每次訪問做記錄。根據維護員的需要,系統可以對其權限進行分類,如系統管理員、配置管理員、維護管理員等。
十一.過負荷控制能力
軟交換設備應能在系統或網絡過負荷時,具有對負荷控制的能力,例如限制某些方向的呼叫,或自動逐級限制普通用戶的呼出等。
軟交換設備能根據網絡擁塞程度的不同,進行分級擁塞控制。軟交換設備在發生擁塞時應完成以下功能:也最少的幀舍棄改)以高概率和最小變化保持服務質量;@各用戶端點之間公平的分配資源;@限制擁塞擴散并能從嚴重擁塞狀態得到恢復。
軟交換設備能根據資源的使用情況和網絡擁塞情況,動態地調整編碼方式,并通知網關設備。軟交換設備能夠定義服務質量的門限值,并下發給網關設備。
軟交換設備應能根據對話務統計數據和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分析,通過人機命令預定或立即執行話務控制命令。
軟交換設備能按百分比根據來話的主叫類別、主叫號碼、時間段、入中繼群標識來限
制至特定出中繼、目的碼的呼叫量。限制的目的碼可以是國家號碼、長途區號、局號、用戶號碼、特服號碼;限制比例可連續調整。同時提供相應的解除控制命令。
軟交換設備應根據來話的主叫類別、主叫號碼、時間段、入中繼群標識來限制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至特定出中繼、目的碼允許選擇路由的最大試呼次數。限制數量可連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