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是銷售型企業的核心,任何公司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品牌被別人模仿。從市場角度來說,侵權者根本就不會在乎品牌效應,他們如寄生蟲一般,不榨干寄主的“血”是不會走的。從商標注冊的角度來說,現在申請商標如此之難,好不容易拿到的商標權,當然不能拱手相讓。維護自己的商標權,是每個商家都應該時刻繃緊的炫。那如何才能判斷對方是否構成商標侵權呢?
首先從商標法的角度來解讀一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有如下規定:
1、未經商標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2、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4、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示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示的;
5、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7、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傷害的。
以上七條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
1、這個最好理解,相同商標的含義本站給出過具體定義,只要符合“相同”的要求即可作為相同商標判定,具體請點擊:什么是相同商標。
2、近似定義比較寬泛,有一個核心的要求,商標必須與其他商標相比有足夠的顯著性。判斷顯著性的要求需要足夠的經驗才行,可以多咨詢商標代理公司,注意在這方面律師往往不如商標代理公司專業。如果有此需求可以咨詢企紅網的客服。
3、例如某某超市銷售非商標注冊人的商品,則該超市就屬于違法行為。這一條將商標侵權行為中銷售侵權商品也納入其中。
4、這一條針對的是某些廣告公司、印刷廠等。如果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擅自印刷該商標,也是違法行為。這就是為什么去印刷包裝的時候,印刷廠會要求出具商標注冊證或者受理通知書的原因。
5、一個產品的包裝,不光只有商標,還有其他內容,比如產品圖案、宣傳圖片等等,這些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單純只更換商標,則屬于違法行為。
6、第六條和第七條屬于商標侵權行為的兜底條款,侵權行為復雜多樣,不是以上5條就能總結完整的,這兩條起到一個總結歸納的作用。將人的主管判斷納入侵權行為的研判中。
在實際操作中,商標注冊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初步判斷對方是否構成侵權:
1、看一下對方的產品和自己的產品是否屬于同一小類,如果不是同一小類再看一下是否屬于近似群組。在商標分類表中,對某些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屬性的產品進行了大類與小類的劃分,商標注冊規則中,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不能注冊在同一小類中,如果認為他人的商標侵權了,應該首先看一下他的產品與你的產品是否屬于同一小類,或者屬于近似群組/產品。反過來也一樣,并不是不是相同產品就不屬于侵權,也要看分類表是如何劃分的。
2、如果不能準確判斷對方的標志與你已經注冊的商標是否屬于近似,建議咨詢一下商標代理公司。比如企紅網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代理公司可以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相比律師事務所要專業的多。
以上就是如何判斷商標是否侵權的標準和實際操作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