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商標申請總量繼續引領世界趨勢。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2784.2萬件,累計注冊量1730.1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量1492萬件,連續16年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起我國開始超越美國,成為商標申請量最多的國家,我國商標申請量的發展日益反映著世界申請趨勢,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和品牌方面的引領者。商標申請量增速遠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與我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趨勢不符。
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已注冊地理標志商標達3906件,外國在我國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達91件。累計核準注冊農產品商標285.13萬件。
2017年,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4810件,同比增長59.6%,在馬德里聯盟中排名第三。受理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67萬(類),同比增長28.84%。
(二)我國服務類商標申請量排名第一。2017年,從申請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看,申請量最大的前5個類別依次為第35類(626萬件)、第25類(538萬件)、第9類(334萬件)、第30類(33.2萬件)、第43類(259萬件)。其中,排在前4位的類別與2016年相同,排在第5位的類別由2016年的第29類變為2017年的第43類,表明商業服務、服裝、儀器設備食品等為我國商標申請比較集中的領域。
其中,服務類別國內商標注冊申請量為1846萬件,占總申請量的32.11%。從近年各類別申請量占比來看,服務類別商標注冊申請量從2013年的25.09%增長到目前的32.11%,增長了近7個百分點。
(三)商標申請量集中的類別基本與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及創新驅動的特點吻合。從申請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看,申請量最大的前3個類別依次為第35類(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等)、第25類(服裝、鞋、帽)和第9類(儀器;計算機;存儲媒介)。排在第1位的第35類申請量是第25類的1.16倍外國申請人來華申請商標注冊(包括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指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中,申請量最大的前5個類別與去年相同,依次為第9類(19萬件)、第35類(1.4萬件)第3類(1.3萬件)、第25類(1.1萬件)、第5類(9796件),表明儀器設備、商業服務、化妝品及洗滌用品、服裝、藥品依然是外國申請人來華申請比較集中的類別。
據《2017世界知識產權指標》顯示,世界范圍商標申請類別最多的是第35類,占申請總量的38%;排名第2的是第9類,占申請總量的69%。由此可見,我國商標申請量集中的類別基本與世界產業發展趨勢吻合。
(四)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地區分布不均。國內注冊申請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省(109.5萬件)、浙江省(54.7萬件)、北京市(49萬件)、江蘇省(35.3萬件)、上海市(344萬件)。這5個省(市)的申請量之和超過國內總申請量的一半,達51.07%。
除上述省(市)外,申請量超過4萬件的省(區、市)有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安徽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陜西省遼寧省、云南省、黑龍江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吉林省、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山西省,與去年相比增加了7個省(區、市)。
申請量同比漲幅居前5位的省(區、市)依次為西藏自治區(同比增長139.54%)、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比增長128.43%)、安徽省(同比增長854%)、湖北省(同比增長83.79%)、江西省(同比增長8268%)。西部12省區商標申請量達72.2萬件,同比增長51.15%(2016年西部12省區商標申請量為478萬件)。
國內有效注冊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省(2525萬件)、浙江省(1545萬件)北京市(1142萬件)、江蘇省(88.9萬件)、上海市(87.8萬件)。
外國在華申請量(包括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排名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美國(44萬件)、日本(20萬件)、德國(1.9萬件)、韓國(1.6萬件)、英國(1.58萬件)、法國(1.1萬件)瑞士(8286件)、意大利(7945件)、澳大利亞(7921件)、比利時(6763件),這10個國家的申請量之和占外國在華申請總數的74.75%。
(五)市場主體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穩步提升。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市場主體總數為9814.8萬戶,有效商標注冊量是1492.0萬件,我國每萬戶市場主體的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從2011年的1074件增長到當前的1520件,增幅為41.5%,目前,我國平均每6.7個市場主體擁有一件有效商標。
(六)我國商標品牌影響力快速上升,但距離品牌大國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7年度(第十四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中國入選的品牌有37個,是2004年的37倍,2009年的2倍多,2013年的1.5倍。數據說明,隨著商標品牌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市場主體逐漸樹立了品牌意識,中國商標品牌在世界的影響力逐步提高。
雖然我國品牌上榜數量在逐漸增加,但與我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并不匹配,與品牌大國的發展仍有較大差距。以2017年為例美國占據500強中的233席,已經連續14年穩居第一位。
(七)我國商標品牌引領經濟發展作用日益突出,商標品牌運用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據《2016滬深上市公司商標品牌價值排行榜》數據顯示:100家上榜企業的商標品牌價值之和達3.22萬億元,占其市場總值比例高達16.93%,充分表明商標品牌已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資產。
據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報告顯示: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消費規模為1682億元,國產品牌表現搶眼,銷售額前10的商家中有6個是國產品牌,有近百個中國品牌對接全球消費者,商標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另據《2017世界知識產權指標》顯示2016年我國每千億美元GDP對應的商標數量為1.78萬件,而美國僅有2257件,說明每千億美元GDP,美國是由2257件商標創造的,而中國是由1.78萬件商標創造的,中國商標品牌含金量不高,運用水平還有待提升。
相關閱讀:
中國商標申請量企業百強榜
2018年5月商標注冊人申請量排行(前100名)
2017年度商標申請與注冊數量詳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