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聞發布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介紹了相關情況并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推進,行政審批更加簡化、公司登記、商標注冊更加便利、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到位、政商關系更加規范,整個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向好。
在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看來,營商環境是讓中國的企業、中國經濟能不能更好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柳傳志認為,如今中國的企業家對營商環境的滿足感大大增加,產權保護、依法治國、打擊貪腐等都會提升企業的安全感。
實踐中,這種安全感來自于市場機制建設的方方面面。例如,浙江省工商局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全省相關的市場主體停止將“省著名商標”的字樣用于廣告宣傳等其他的商業活動中,糾正了政府此前對這一微觀經濟領域的干預,將商標價值判定的權力交還給市場和消費者。如此一來,權力尋租的空間減少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則更加順暢。
張茅表示,我國企業的生命周期比較短,與美、日等國相比差距較大,因此雖說企業生死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但政府部門也要做好自己的事,即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活得更久。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來,中國在簡政放權、負面清單、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推動的很多改革措施都取得了正面效果,企業所面對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市場氛圍越來越濃、生存空間越來越大。
相關閱讀:
工商總局局長:攻堅商事制度改革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各地省著名商標有可能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