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呼叫中心的規模不大,十幾個座席,處理公司前前后的業務及信息審核。在管理方面,我個人是人性化管理的倡導者,另一個主管是軍事化管理的倡導者。我認為一件事情,我們定好規則,就讓大家去執行好了,但是他會堅持把這個事情細化到非常小的步驟安排到點去執行。我的原則是,在一定的框架原則內,希望員工去發揮自已的潛力及互相合作的意識來完成工作,但是主管認為,如果不細化到人,執行就沒保證,他認為在呼叫中心這種工作特性及考核制度下,想讓員工自覺、自主、積極的去完成一個沒有量上限制的工作不太現實。
實踐證明,主管的管理方式對于業務的完成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感覺團隊的凝聚力似乎不是那么滿意。同事都忙于分配給自已的工作,而對于一些超出范圍或需要多做一些努力的工作則顯得被動。
我想各個公司的體制、流程及文化會讓團隊的管理方式各異。我非常想請教各位專家,對于我們這樣規模和性質的呼叫中心,如何在這兩種管理方式上去平衡。打造快樂、積極而有效率的團隊!
(北京 劉紅燕)
解答:
劉紅燕:你好!
看了你的問題,我的企業以前也遇到過這種事情。我覺得首先我們應該客觀去分析,呼叫中心的規模不同,發展的階段不同,在企業的職責不同,對于它的管理應該是有區別的。
首先先說一下關于我對人性化和軍事化的理解。人性化是在管理的過程中溶入了感情,做事考慮情緒因素會較多,管理中以不傷合氣為主的管理風格。軍事化,我認為和部隊的軍事化是兩碼事,呼叫中心的軍事化不是走路要喊口號,吃飯要唱歌,我們所謂的軍事化就是建立在制度的前提下去管理的一種風格。所以了解了概念,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一個創業型的呼叫中心,在發展的前期,每個人都充當墾荒者,有的工作或者指標需要在摸索中建立,所以這時候的團隊更多是需要互相體量,建議創建一種家文化,這個階段應該更多以人性化為主。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業務地不斷成長和人員規模上的增長(超過30人),這時候企業需要考慮,人性化是需要建立在制度的前提下,因為此時,人多了,想法也多了,人性化不一定能照顧到每個人,每個人對人性化的理解也不一樣,所以這時候需要用制度來統一標準,來規范言行。再隨著的呼叫中心的不斷成熟和規模的擴大(超過100人),那么制度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這樣會讓我們的管理更有效,工作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
以前的我團隊只有五六十人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制度也很健全,可是我們更多的是要留住人,所以在我們的管理還不成熟的時候,我們運用感情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氛圍。我還清楚的記得兩年前,我能叫出公司所有人的名字,知道他們每個人的銷售風格,大家都非常喜歡和我交往。但隨著我的企業不斷的擴大,目前擁有銷售代表近600人,客服代表近60人。這樣一個大型的呼叫中心,如果再用以前的人性化管理,非把人累死不可。所以我們的管理團隊,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讓每一個環節盡量的流程化、標準化、指標化、制度化,這樣我們的干部才會在工作中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不至于被“累死”。當然,人性化的氣氛還是要有的,不是說搞制度就一定要天天板著臉去搞。
至于你和另外一個主管的管理風格,我更偏重于那個主管。做事情應該關注細節,人性化不代表不注重細節,任何工作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而且相應的考核機制與檢查機制是必須要做的。因為人,只會做你檢查和考核的。記住每個人都有懶性。當然在人員密集型的呼叫中心必要的激勵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趙輝為PTT國際職業培訓師,北京東方摩能國際購物公司培訓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