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曾說: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是不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靈活,懂得適時應變的”。
螞蟻與恐龍曾經生活在同一個時期,螞蟻的體積只有大型恐龍的千萬分之一,如今強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小如沙粒的螞蟻則順應了地球億萬年來的巨變,生存延續了一億五千萬年以上,至今依然延綿不絕。
螞蟻能夠這樣旺盛的生存發展,是因為它們可以根據生存環境進行適應性進化,億萬年來,不斷進化的螞蟻到今天已經有上萬個種類。螞蟻根據環境需要來進化自身,根據需要來變革它們的組織結構,優化組織機能,進化組織。它們自知身單力薄,無法改變環境,于是順應環境改變自己,同時不斷的進化組織,以科學的組織協同力量來對抗環境,因此,不但沒有被億萬年來環境的無數次突變所打倒,反倒越發的興盛。
螻蟻尚且如此,人類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更應重視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才能適應自然,適應社會,才能更好的實現個體的價值。對于企業而言,通過整體學習文化體系的打造,從而提升團隊整體綜合實力。
隨著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由硬實力逐漸轉為軟實力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關注軟實力方面的建設。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浪潮下,業內很多呼叫中心正值轉型時期,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打造適合于轉型時期的呼叫中心班組文化是一種必然。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而班組文化是構成企業文化的核心,所以企業文化的建設離不開班組文化建設。
文化到員工,管理到班組”,班組文化也可以說是企業的”細胞文化”。企業文化建設要在企業落地生根,必須通過班組來落實。班組是企業發展最小的管理細胞,是企業最基本的生產單位,也是企業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優秀的班組文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班組文化建設,可以提高基層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增強團隊凝聚力。打造一個良好的班組文化建設氛圍,需要從班組文化建設的四個方面著手,主要包含班組精神、班組管理制度、班組形象、班組文化活動這四方面的要素。
班組精神:班組精神風貌的展現
班組精神是班組文化的核心,具有規范和塑造的作用。班組精神是班組成員在長期工作和生活環境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思維方式和工作作風。這種班組精神能夠對外展現出班組的良好風貌和形象,創造良好的班組信譽度,為班組贏得信賴和贊揚。
班組管理制度:基層管理風格的體現
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個經濟細胞,組織理念的形成必然受到其所在的社會文化的影響。同樣的道理,班組作為企業中的一個細胞,在班組管理制度下影響所形成的基層管理風格就是企業文化的反映和體現。班組是企業的最小單元,是企業管理中的神經末梢,企業的各項決策和生產管理工作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并予以實施,同時也關系到管理的落實和執行的效果。
班組形象:文化內涵的形象詮釋
班組形象包括班組的質量品牌形象、服務水平形象、現場管理水平、班組環境形象、班組成員的員工形象以及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工作任務所表現出來的作風和團隊氛圍。實踐中各個班組都會彰顯班組的不同文化個性,展示了班組文化的魅力。
班組文化活動: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個性多樣的班組文化集體活動既可以豐富班組成員的業余生活,又加強班組成員之間的感情聯系,還可以陶冶班組成員的情操,營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組文化氛圍。
基于班組文化建設的四方面要素,根據呼叫中心企業特點,我們針對其企業發展要求,對班組文化建設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為了解決呼叫中心班務多,班組共有時間零散且業務繁多等因素,加之傳統方式已不能適應利用于互聯網時代,我們充分發揮互聯網扁、平、快”的特點,推出系列微”形式的舉措,解決呼叫中心企業的工學矛盾,降低其管理成本,為員工發展引導方向。
微拓展:體驗式培訓提升班組凝聚力
在互聯網+”的時代浪潮下,呼叫中心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特點創新學習體系、學習平臺及學習手段,注重班組中員工個體培養,激活員工主觀能動性,實現員工不斷的自我完善,激發出班組的團隊力量。班組學習文化,在原有員工輔導的基礎上持續開展面授培訓、個別輔導等常規方式外,積極創新嘗試新的團隊培訓輔導方式,激發員工的參與性和學習興趣,提高員工團隊意識,更好的融入團隊,合眾之力共同創造團隊價值。在室內拓展培訓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教學創新,結合呼叫中心員工實際情況開發適合團隊管理和能力提升的微拓展、微課程形式。
微游戲:趣味手段促進高效管理
結合當前90后的員工特色,將班組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業務規范、生產安全等較為枯燥的管理內容,結合時下流行的綜藝節目、電影、游戲等元素,設計為趣味游戲”式的學習模式,如撕名牌學習安全知識”、答題搶紅包”、答題通關積分”,創意視頻”,家風文化”,開心家庭日”,企業文化節”讓員工快樂的參與到學習和分享中,提高班組管理成效。
微刊:創新信息傳播平臺
呼叫中心是企業用戶的聲音聚集地,這里有來自客戶的聲音,員工的聲音,班組在聲音”傳播中發揮著上傳下達的作用。互聯網時代下,可以充分利用APP,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在班組內部將各類聲音”(業務之聲、客戶之聲、標桿之聲)整理成為可帶走”的刊物,在員工中進行轉發和傳播,以此達到管理和學習的目的。微刊的出現,突破了地域、時間及傳播范圍的限制,使得班組之間的學習變得隨時隨地。
微論壇:開放多維溝通渠道
互聯網思維注重的是分享、協作,我們嘗試突破傳統的員工溝通模式。關注員工的思想發展情況,構建公司正能量的場域”,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搭建形式多樣,主題清晰,多元的溝通渠道,為企業的內部管理和宣傳構建了一個快捷、公開、透明、多維的交流模式。一方面在班組內部充分挖掘員工中的各類業務精英,主動發起跨部門專業線條的業務學習和穿越,充分為員工搭建各類型共享平臺,實現優質資源最大化的共享。讓業務骨干走出自己的班組、部門,擴大至全中心進行業務經驗的分享,讓優質的服務資源有效傳播并復制,提高呼叫中心整體員工業務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也搭建起七嘴八舌”論壇,通過小小論壇為員工搭建一個可以相互交流的平臺。
班組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響應新形勢下市場要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管理形式之一。互聯網轉型時期下的班組文化建設之路,還需要我們每一個呼叫中心從業者繼續在勤懇工作中去沉淀,在傳承沉淀中區創新,在開拓中區進取,用優秀的文化氛圍去孕育處優秀的員工,用強勁的文化力量去助推生產,以創新的文化思維去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