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湿?好紧?好多水好爽自慰,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黄冈,机机对机机30分钟无遮挡

主頁 > 知識庫 > 麥肯錫:中國IT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

麥肯錫:中國IT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

熱門標簽:企業外呼系統坐席 云南智能電話機器人 高德地圖標注小圖標 地圖標注的時間和位置 外呼系統必須配備電腦么 銅川移動外呼系統 南通智能外呼系統代理品牌 呼多多電銷機器人怎么樣 運營智能外呼系統
麥肯錫估計:2005年,全球離岸(IT應用服務、業務流程外包、IT基礎設施服務和設計研發服務)產值已達400億美元,并將繼續迅猛增長。

  服務的外包和離岸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繼上個世紀制造業全球大轉移之后,服務外包與離岸如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趨勢。隨著部分發達國家的本國適齡勞動力數量持續下滑、各行業面臨的競爭和利潤壓力與日俱增,服務外包和離岸正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布局、應對競爭并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全球財富1000強中95%的企業已經制定了公司離岸戰略。平均每周有5到10家企業在可能的離岸目的地進行實地考察。服務離岸在全球化發展中正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時,服務外包和離岸的新形式和新機會層出不窮,IT基礎設施服務和設計研發服務將成為推動離岸繼續飛速發展的新動力。隨著通信成本不斷降低以及電信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人員成本在IT基礎設施運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領先的跨國企業紛紛開始將IT基礎設施服務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離岸外包,由此節省的IT基礎設施運營成本可能達到30%,節省的人力成本則最高可達60%。與此同時,設計研發服務向發展中國家進行離岸也正成為另一個新興潮流。受離岸目的地/國低成本勞動力、人才儲備、接近當地市場和生產等因素的驅動,跨國企業正在將設計研發向東歐、印度、中國等地進行轉移。離岸目的地/國將在本國乃至面向全球市場的產品設計研發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隨著市場規模不斷增大,眾多國家已將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離岸確定為提升自身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國策,全球市場競爭頗為激烈。印度將IT離岸外包服務和BPO行業的發展定為國家重點產業戰略之一,力爭到2010年將IT服務行業的規模發展到600億美元;愛爾蘭在發展IT應用服務、BPO的基礎上,著重發展高端設計研發服務,吸引“國際創新和投資的最佳力量”來驅動“持續轉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供給短缺,市場潛力遠未被充分釋放,潛在市場機遇相當巨大。全球服務可實現離岸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到4650億美元,其中IT應用服務、業務流程外包、IT基礎設施服務和設計研發服務分別為900億、1700億、850億和1200億美元。到2010年,總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6000億美元,而目前僅有不到10%的服務真正實現了離岸。

  面對這樣的全球趨勢,中國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選擇和機遇。

  首先,發展離岸外包服務既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又符合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服務外包的發展與中國已建立的制造業優勢必將相得益彰,成為推動國民經濟長期、均衡和可持續發展的雙引擎。同時,我們看到一些跨國企業正在考慮如何通過將其制造中心和服務中心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更大的協同效應。在這一過程中,制造集中地既可以延伸成為服務中心,而服務集中地亦可延伸成為制造中心。這意味著如果缺乏向服務的積極、主動的延伸,中國的全球制造業領先地位亦可能會受到威脅,而如果能夠積極主動地通過發展服務外包,培養人才和自主創新能力,則將引領中國經濟向產業鏈上高附加值的部分進行拓展,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的領先地位,持續提升中國的全球競爭力。

  其次,發展服務外包將大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假設中國經濟保持9%的年增長率,到2010年,服務外包產業預計可為中國貢獻7%的GDP增長和10%的服務業GDP增長;到2015年這個數字有望分別達到14%和15%。這將有助于幫助中國實現制造型經濟和服務型經濟并重的健康持續的經濟發展目標。更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離岸服務外包所獲得的GDP增長是綠色的增長,發達國家經驗顯示服務業的單位能耗僅相當于工業的20%左右?;趪H經驗,預計到2010年服務外包可創造大約100萬直接和310萬間接的穩定、高質量就業機會,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最后,發展離岸外包服務將推動國民經濟中關鍵部門和產業的轉型,并通過人才、知識和基礎設施的聚集,創造一個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通過引進國際領先的服務外包供應商和客戶,并開展積極合作, 能夠幫助提升中國企業的技術、管理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人才以持續推動產業的創新和科技進步。

  綜上所述,中國必須盡早樹立在全球離岸外包市場內的重要地位。這一基本發展思路已被明確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近年來,中國在傳統服務外包領域已取得一定成績:軟件出口快速發展,一批本地領先的供應商日漸成熟,具有良好基礎設施的軟件園和科技園不斷出現。然而,在眾多國家已將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離岸作為重要國策、全球市場競爭頗為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尚未確立發展服務外包和離岸的重要戰略位置。一些全球機構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在全球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不到10%;與國際領先外包地相比,中國企業在規模、交付能力、品牌、關鍵客戶資源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

  此時此刻,中國所需要的是“立足獨有優勢,把握新興機遇,快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和指導方針。

  中國在初級人才、基礎設施、成本、國內市場、外商投資、與北亞的語言和文化近似性等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基礎設施為例,中國擁有世界級的電信基礎設施,可實現99.98%的網絡連接率,能夠為主要軟件基地提供穩定、不間斷的雙電源供電。大約150個民用機場連接大部分一級和二級城市,超過30個城市擁有國際機場以及國際直達航班,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中國擁有超過200萬日語、韓語人才,在與北亞的語言和文化近似性方面具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優勢。

  發揮上述獨有優勢不但有助于中國在較為成熟的服務外包領域贏得應有份額,還能幫助中國在新興領域內取得先機、把握歷史機遇。具體地說,中國應把握五大機遇:

  1.引領北亞市場、開拓歐美市場,發展IT應用服務及業務流程外包

  2.迅速進入IT基礎設施服務離岸外包領域

  3.充分利用全球制造業設計研發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機遇

  4.促進獨立軟件商增加在中國的研發投入

  5.鼓勵中國大型企業外包非核心IT業務

  比照國際上的關鍵成功因素及最佳做法,要成功把握“五大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還面臨人才瓶頸、供應商能力、國際客戶資源、中國企業的傳統運營模式、缺乏強有力的品牌以及法規和政策支持等六大挑戰。因此,若要實現服務外包產業跨越式發展,中國必須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突破這些發展瓶頸。具體來講,中國需要在以下六個方面有所行動:

  1)在政府各層面迅速達成共識,提高對服務外包行業的重要性認識:中國政府近年來對發展服務外包開始高度重視,第十屆全國人大四次表決通過的《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五年規劃的綱要》明確提出“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礎,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中國政府需要保持對服務外包的高度重視,在中央政府層面,進一步明確服務外包產業做為國家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點,設定明確的產業發展目標(例如在出口、就業方面的目標)和產業規劃;在全國性的重要媒體上宣傳行業的戰略意義與重要性;由國家領導人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在多種場合對服務外包進行大力宣傳,并將服務外包的發展做為對外雙邊和多邊經貿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政府層面,根據各地的現實條件、比較優勢和整體經濟發展布局,制定當地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中央政府應對各地的規劃制定進行切實的指導和協調,以確保國家層面的規劃能夠落地,同時各地實現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

  2)強化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基礎工作:參照國際成功經驗,設立在行業內具有領導力和影響力的服務外包行業協會,與各級政府及企業共同致力產業發展,負責如為政府制定行業政策提供建議,為企業引入全球最佳實踐提升運營和交付能力,進行國際市場的營銷與品牌建設等工作;同時政府應協調相關部門或者中介機構建立和完善服務外包統計體系、統一統計口徑、出臺針對服務外包的統計制度和管理程序。在近期,宜成立跨部門的政府“專項工作組”,整體協調推進服務外包發展的近期工作,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及協調。

  3)促進國際合作,幫助本土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以獲取國際客戶資源、樹立品牌形象、培養專業技能為目標與領先的跨國公司建立合資或進行其他方式的合作,或強強聯合充分利用互補優勢。在短期內,可主要考慮以中國的國內外包市場潛力為吸引,以中國對外資吸引的整體優勢為依托,吸引全球領先的外包服務企業(特別是在歐美等中國目前仍處于明顯弱勢的市場中具有強勁能力的企業)以合資或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將其目前在全球其他地區開展的外包服務轉移至中國。同時,支持有條件的本土服務外包領先企業探索走出國門,對國外公司或者客戶的內部服務部門進行并購。與行業協會、領先的全球企業或咨詢機構合作,為并購提供專業的咨詢和建議。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融資渠道,建立貸款、信用擔??旖萃ǖ溃o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資金支持。

  4)鼓勵國內外包示范工程、推動IT運營模式的轉變和創新:從各地方政府入手,率先進行服務外包,建立1-2個示范工程并進行大力宣傳;鼓勵3-5家大型中國企業(如航空、電信、銀行等)進行IT服務的外包,或與領先的國際服務外包商通過合資或合作的方式進入IT服務領域。

  5)“請進來,走出去”,打造“中國外包”的國際品牌:制定中國的總體外包品牌戰略,明確中國在服務外包領域的價值定位,制定針對全球外包客戶和服務提供商的宣傳要點,出臺具體舉措提升對中國在服務外包方面的優勢、能力及優惠政策的了解。建立國家級服務外包的權威性論壇,形成執行品牌戰略的重要平臺,樹立中國服務外包業的良好形象,實現與全球外包客戶和服務提供商的定期交流。在駐外使領館中設立專門負責宣傳、接洽服務外包事宜的人員或部門。同時,與目前在中國已發包的全球知名跨國企業合作,打造“具有全球號召力”的標志性案例,宣傳它們在中國實施外包的成功經驗。協調各地服務外包宣傳工作,既保證與整體品牌戰略一致,又幫助各地強調其鮮明的地方獨特優勢。

  6)建立公私合作的人才培訓機制,加強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涵蓋一批高等院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設計制定和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努力開發遠程教育(e-learning)課程以及制定教員的培養計劃;學習國外先進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模式,建立全國性服務外包人才認證體系(如包括語言、專業技能、行業知識、項目管理能力等);鼓勵公私合作機制,政府提供一定的教育資金并確定政策導向,教育機構(提供培訓場所、講師)、行業協會和企業(提供培訓內容、講師培訓等)共同參與;同時鼓勵成立第三方服務外包培訓機構,面向社會在職人員提供服務外包職業技能培訓。

  與此同時,政府的相關部門應在平衡長短期目標的基礎上,靈活地出臺相關政策,打造有利于服務外包發展的產業環境。具體的措施包括: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及適時宣布法規政策的實施時間表,消除國際上對中國外包,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數據隱私方面的顧慮;通過設立一些和國際完全接軌的“特區”,應用國際上普遍接受的法律法規,達到快速實施某些政策的效果;擴展目前僅限于軟件公司的優惠政策(例如稅收優惠),使之惠及服務外包行業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業務; 針對IT基礎設施服務,明確其服務外包的行業特色,考慮適當放寬目前使用的針對電信增值服務的管制政策。

  如能有效把握“五大機遇”,積極應對“六大挑戰”,中國將有望迅速成為“全球服務外包行業的巨人”,力爭在2010年實現收入180億美元,2015年實現收入560億美元。在此基礎上,中國應力爭成為四個“全球中心”-- 北亞綜合離岸中心、全球IT基礎設施服務管理中心、全球制造研發中心和全球軟件研發中心 ;并實現兩個“國際領先”,打造一個國際領先的“中國外包”品牌并發展二—三家國際領先的大型服務外包供應商。

  在此次分析研究工作中,我們訪談了政府各部委,如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科技部火炬中心;領先的服務提供商,如博彥科技、文思創新、軟通動力、華信、海輝等;領先的服務外包園區如大連軟件園等;參考了印度NASSCOM報告及多方研究報告。謹在此向各方致謝。

財經雜志網絡版

標簽:電信行業 鎮江 德州 新余 淮南 白銀 哈爾濱 漢中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麥肯錫:中國IT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關鍵詞  麥肯錫,中國,軟件,服務,;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麥肯錫:中國IT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麥肯錫:中國IT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機遇和挑戰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